四川彝族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正文

四川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     来源: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发展目标

  四川省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要在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与督促下,在学院领导下,在学院科技处的管理下坚持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引进人才,以专兼职的、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力量,建立多渠道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课题为纽带,以专家为核心,整合科研力量,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彝族文化研究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基地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而灵活的管理机制,以便基地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基地科研水平的提升,树立基地在省内、国内彝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良好形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建成我省乃至全国彝族文化研究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应用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基地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用2008-2009年两年的时间打好基础,使基地各项工作走向正规。申报1-3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的研究项目,3-5项省厅级的科研项目,并出版和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成果,在省内树立良好的学术形象。第二步,用5年的时间,到2014年,开展中心彝族文化基础研究、彝族文化应用研究 ,把基地建设成建成我省乃至全国彝族文化研究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应用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再用5-6年的时间,到2020年,把中心打造成既有着广泛的对外联系,又有着鲜明学术特色的、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的彝族文化研究机构。在此规划下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二、明确基本职能

  作为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必须确定本中心的基本职能。中心基本职能拟定为:

  1、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推动彝族文化研究工作;

  2、组织和举办各种彝族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3、收集整理彝族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建成彝族文化研究成果资料库;

  4、开辟彝族文化研究专栏或创办彝族文化研究学术刊物。

  5、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料和网络建设。

  6、联合国内外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互动研究。

  7、建设一支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研究队伍;

  8、产出丰富的彝族文研究化成果,多出高质量的有影响的成果。

  三、加强学术建设

  1、创建四川省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特色和学术形象。要全方位地进行彝族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要进行彝族文化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逐步建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具有良好形象的研究中心。
 
  2、为了更好地发挥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的地域优势,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确立中心的研究特色,把5个研究方向中的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部作为中心的特色做大做强。

  3、以课题为纽带,提高科研效益,要大量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带动研究工作,多出成果。要集中力量申报部分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项目,出一些高质量的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4、收集整理彝族文化研究资料,梳理彝族文化研究成果, 为学术界提供彝族文化研究动态、研究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室和数据库。

  5、搜集和展示彝族服饰文化、彝族漆器工艺文化、彝族绘画雕塑文化、彝族毕摩宗教文化及其它非物质文化,为中外学者观赏和研究彝族文化提供直观的资料。

  6、开展彝族文化资源向彝族文化资本的开发性研究,关注彝族社会发展,建设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研究实体。

  7、开展各种彝族文化研究及其相关研究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

  (1)与洲内或省内外彝族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及相关的学术团体积极合作、交流,开展学术活动。

  (2)邀请省内外、 国内外彝族文化研究的专家作学术报告,建立起广泛的学术交流网络。

  (3)以《西昌学院学报》 “彝族文化研究”专栏(定期)为阵地,上发表研究文章。

  (4)编印《彝族文化研究简报》(每年1--2期)

  (4)编辑出版《彝族研究论丛》(不定期)。

  (5)积极开展普及、宣传、弘扬彝族文化的工作,并寻找机会与外界合作进行彝族文化研究成果开发工作。

  四、重视人才培养

  培养彝族文化研究人才是又四川省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1、研究中心对研究队伍的组织以立足本校,特别是以彝族文化研究历史长、实力较强的彝文系教师为基础,联合爱好并有一定的彝族文化研究实力的教师,并适当吸纳国内外研究者为基本原则,以利于本校彝族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在彝族文化研究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研究骨干。

  2、青年教师是本中心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以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同时对青年研究人员要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他们多发表有影响的彝族文化研究论文。

  3、帮助和鼓励本中心青年研究人员,参与重大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并作为第一负责人申报和研究省部级等课题。

  4、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提高本中心研究人员的水平。特别是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来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指导中心内研究人员的课题研究,培养本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

  5、利用四川省彝文系的彝族文化教学阵地,培养彝族文化研究人才。以本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在全院开设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课程,在全院各专业中培养各方面的彝族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人才。

  五、落实责任

  1、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下设若干工作岗位及5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室。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对中心主任负责,中心主任对学院和省教育厅科研处负责。要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

  2、落实科研任务。

  中心要提出具体的科研任务,以提高科研效益,培养彝族文化界的高级专家学者。具体任务为:

  (1)专职人员在1-2年内以第一主持人申报一项州厅级及其以上的科研项目,并参与1-2项州厅级及其以上的科研项目;兼职人员在1-3年内以第一主持人申报一项州厅级及其以上的科研项目。

  (2)中心专职人员每年公开发表3-5篇学术论文,2-4年内出版一部学术专著,或主编一本书,或出版一本译著。兼职人员每年公开发表1-3篇学术论文,2-5年内出版一部学术专著,或主编一本书,或出版一本译著。

  (3)中心每年要举办1-2次省州级、国家级或更高级的学术讨论会;每年举办5-8人次全校性的或更高层次的学术报告活动。

  (4)要积极申报院级、州级、省部级、国家级等各种科研成果奖项,以级别高,数量多的科研成果奖项提高和树立本中心的形象和地位。每3年内中心要有1-2项省部级或国家级的成果奖,有3-5项地州级成果奖。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