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26日,由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彝语言文化学院和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全国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学院邛海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四十多位支格阿鲁及彝族文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共收到会议论文44篇,线下参会人数70余人,线上参会人数90余人。
本次会议分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的会议由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沙马打各教授主持。西昌学院副校长曲木伍各教授、科技处处长郑传刚、副处长何文海及彝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杨春晨、院长孙正华、副院长阿牛木支等亲临现场参会。沙马打各主任播放了彝族非遗传承人依火阿呷口头演述支格阿鲁史诗的视频,展示了其个人超强的记忆力和彝语说唱的独特性,为活跃学术氛围作了铺垫。其后,曲木伍各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
曲木伍各副校长汇报了近年来西昌学院在支格阿鲁及彝族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他说,西昌学院现有各学科科研平台41个,以重点开展凉山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为凉山各产业、资源、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学校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未来发展主要任务,学校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全力支持凉山的科技、文化振兴。本次由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彝语言文化学院和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无论从会议规模、参会人数、提交论文等方面均是近年来召开的最大规模的支格阿鲁文化研讨会。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汤晓青线上致辞。她说,彝族文学有优质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文化形态,口头传统资源丰富,文献整理系统规范,民间文化传承有序,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学生活丰富多样,已经形成了一支汇聚了民间文化传承人、作家、批评家、研究者、出版人、教育工作者、文化部门领导人等组成的多层次文化精英队伍。
会议学术交流环节中,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洛边木果教授率先就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众多的彝族史诗群中,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是一部杰出史诗巨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员曲木铁西教授就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宏阔的视野,论述了彝人生死观视野下如何看待神化古歌的重建功能及其意义,对拓展支格阿鲁史诗、神话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祥林例举了大致相当于南宋时期的布麦阿纽《论彝诗体例》中的“支格阿鲁”,以及现今所见各种版本的英雄史诗和故事中的支格阿鲁,网络文章中的支格阿鲁相关故事,他认为,支格阿鲁既是人性的神又是神性的人,支格阿鲁诞生在人、神因素交织的文学编码中,体现着彝族崇拜英雄和崇拜祖先的族群意识,史诗英雄支格阿鲁的形象定位,无疑基于彝族源远流长的人学思想。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王明贵教授从田野考察的角度对支格阿鲁在彝族民间活态传承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认为,史诗支阿鲁传承的濒危现象已不可逆转,当下最为有效保护、传承措施是数字化、信息化,并依托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并落实,此外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社会及彝族本身主动保护和传承。云南红河学院的龙倮贵教授亦从彝族地区地名与支格阿鲁神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纵向剖析,认为云南境内(尤其是彝区)的诸多地名大多可从支格阿鲁相关神化故事中找到痕迹。他从古滇国的名称开始入手,对古滇国、纳特、谷窝、滇池、美姑河、阿庐古洞、阿倮斐、支格阿龙崖等地名的来源进行了字源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解读,从而认为这些称呼出现较早,且多与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有关。
中央民族大学胡素华的《彝族史的语言学及文学研究发凡》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为例,探索彝文文献的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原语言应该是所有研究的根基”,这对支格阿鲁史诗的研究回归原语言文本有启示意义。西南民族大学马鑫国从翻译批评视角对《支格阿鲁》汉译本进行了中肯的评估和细致的鉴赏,肯定了翻译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对应性。中南民族大学沈晓华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对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英译进行考察分析,认为这种英译从属于翻译场域、学术场域、文学场域,形成了合作翻译和深度翻译相结合的学术性英译范本,并提出了支格阿鲁史诗经典化的梯次路径。
西昌学院图书馆馆长何刚教授对近年来支格阿鲁学术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梳理,并再次提出了中国史诗理论体系构建这一主题,回顾了《支格阿鲁》史诗研究历程,并将《支格阿鲁》史诗研究情况进行了分阶段阐述,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评述,最后对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考。他认为当代学人当拓宽史诗研究思路,打开学术研究视野方法,不囿于围绕文本解读、文化现象、神话史诗、文学阐释等传统研究理路,尽力挖掘彝族英雄史诗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上的共通性,更多展现史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对彝人的生死观进行了深入阐释,并提出神话古歌重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当下研究之重心在于聚焦彝族古歌,重释文学功能,并通过《支格阿鲁》《指路经》等彝文典籍对其中的文学功能进行了阐释,并从这些史诗中领会英雄勇敢救世、重塑人类未来的伟大精神。西昌学院杰觉伊泓博士从故事情节、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支格阿鲁故事所体现的英雄涵义进行了诠释,他通过文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仔细品读史诗,并将支格阿鲁故事分为神性、半神性和凡人故事三类,并从这些故事中梳理出贯穿始终的扶弱惩恶的英雄形象。阿育几坡教授以对彝族文献中的十二生肖顺序及其内涵进行了深度解读,并提出了彝语“年”和“月”时间跨度和轮回顺序。朱秀英教授亦将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与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大母神原型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神话批评原型的视角针对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蒲莫涅依和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具有大母神原型特质的女性忒提丝进行探究,让人们对这两部史诗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内涵有更明晰的把握,进而对这两部史诗有更深入地理解与认识。
文本研究方面,普梅笑教授就《德培好祭经》与尼苏花腰人的祭龙仪式进行了诠释,认为支格阿鲁并非停留在神话阶段,通过对祭龙仪式的解读,阐明了支格阿鲁在彝人日常生活中的现存状况。费小辉对支格阿鲁文献研究历程进行了剖析,并对海外支格阿鲁文献研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从而揭示了未来国内支格阿鲁文献研究的基本思路。杨娟教授通过对流传于云贵川不同方言区的彝族英雄史诗《阿鲁举热》《支嘎阿鲁王》《支格阿鲁》三个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英雄支格阿鲁人物形象在云贵川不同方言区存在着名字、身世、身份、故事情节、修辞手法以及结局等六个方面的差异。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阿牛木支教授在进行学术总结时强调,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支格阿鲁文化跨方言文本比较”“支格阿鲁文化的语言学”等八个议题,先后有30余名专家学者从多学科、多视角对其进行研讨和交流,为后续拓展和深入研究,特别是为支格阿鲁文化学的再度兴起奠定了基础。这些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方法,必将为中国支格阿鲁史诗学建构提供了借鉴参考价值。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历届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自然延续。今后还需要运用文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支格阿鲁文化学建构、支格阿鲁文献数据库建设、支格阿鲁史诗演述艺人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图/黄函 文/叶文学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