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时光荏苒,转眼已到大四九月份,开启了我大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段——支教。于2025年9月15日,也就是中秋节当天,我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踏上了前往凉山州布拖县的车,仍记得初来那天,天空雾蒙蒙的,不久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或许是暗示着支教之路并不平凡。中午12点左右,终于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中到达了支教地点——布拖中学。当天正好是中秋节返校时间,利用这个机会,顺带参观了学校,这是一个正常偏小的小学,学校学生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较少,但这里对于我们所需要的日常用品却也不缺。
布拖中学可以说是西昌市最高的一所学校,相对而言,气温也较低,雨季较长,学校依山而建,抬眼便是布拖县最高峰,每日可看见山顶云雾缭绕。这里空气清新,实在不失为一个天然氧吧。看到青春活力的学生,热情关切的领导和老师,我下定决心无论面对的困难有多大,既然我选择了就应该勇敢接受,勇于担当。好好利用这四个月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平时我都和同行的支教老师一起,和学生一起排队吃食堂,周六周日可以自己做喜欢的饭菜。刚开始没有适应自己是老师这一角色的时候,过了两三个星期才真正感受到,原来我已经是一个老师了,走在校园的道路上,经过的学生一声声喊着“老师好”,心底的骄傲之情也油然而生。
支教期间,刚开始的起步很难,以前都是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精美的ppt和精彩的讲课,可轮到自己就变得有点手足无措,我开始学着用电脑制作属于自己课堂上的课件。因为支教地点是小学,也会在想,我该制作怎样的课件才能吸引到这一群小朋友们的注意。因此,在制作课件上有不懂的时候会在有限的资源里学习别人精美的制作或者询问当地的教师。在学校时,虽说有训练过一段时间,但授课群体不一样,理论知识哪比得上亲身实践呢,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亲身试过以后才发现,当老师真的不简单。
在校期间,我们可能认为老师就只需要讲讲课,改改作业就行了,但是身为一个老师,从确定讲课主题到最后完成讲课需要种种准备。
在支教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要上完一堂课不难,可是要上好一堂课却要求我认真地去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基于这些考虑,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对于教学工作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刻苦学习,踏实钻研。这样,就要求自己把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首要的工作去抓。我们身为支教生实践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多听学校里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每当坐在教室后门听课的时候,都会感慨,以前的我是坐在教室里紧张兮兮的学生,转眼间也成了拿着听课本的老师。
转眼间,这四个月的支教生活已经过去了,我也回到了西昌学院。在布拖中学,我收获最大的是成长,我逐渐由一名师范生蜕变成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的履历不够,但支教的收获,使我更坦然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使我更加了解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一段支教生活让我越来越坚定教师这一职业,在今后我也将不断地努力学习,真正走上教师这一岗位必定会做到为人师表,认真的对待教学。
支教对个人而言,是磨练人生、增长才干的大好机会;对于支教地区来说,是奉献社会的爱心体现!通过这次实习支教,我也体验了老师们的酸甜苦辣,这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伟大性。
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 “教学”,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让我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的教学理念。
几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我已然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人类教育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自己也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这将成为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也是我成为教师的一个起点。为此,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人民教师而不断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