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院系新闻

“彝韵匠心·艺术赋能”——艺术学院师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作者:艺术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11月9日,艺术学院师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前往彝俗人生展览馆,开展“彝韵匠心·艺术赋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讲解与文化交流,全体党员深入感受凉山民族文化底蕴,更直观见证艺术对传统工艺的激活、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对文化传承的赋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艺术教学创新与创作实践找准“落脚点”。

 图片1

  走进展览馆,“艺术让传统活起来”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集中展示了彝族的传统服饰、老物件和手工技艺品,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展览馆负责人向党员们介绍,这些原创艺术设计不仅成为展馆特色,更已赋能商业转化,仅一块特色装饰雕刻石板就为展馆带来多项合作订单。

 图片2

  在二楼展区,1938年的彝族匠人照片、1962年的合影,经艺术化陈列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赋能文化传播。不同胎体的彝族漆器,既保留匠心本色,又契合现代展览审美,让传统工艺更易被年轻人接受,负责人特别强调:“这些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产,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

 NeoImage_副本

  在交流环节,负责人围绕“艺术赋能的实践路径”与师生党员深入探讨,向在场的艺术专业学生恳切寄语,“几千年来,我们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与文化符号——就像彝族艺术作品中的羊角纹、水波纹,不仅在商周青铜器上能找到相似纹样,在其他民族文化中也有呼应,这正是‘文化同源、血脉相连’的证明。希望你们这些未来的艺术家,能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让传统之美融入现代生活。”这番话引发了师生党员的强烈共鸣。教师党员们则表示,将把此次参观的收获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扎根民族文化,让艺术赋能从 “参观感悟” 走向“长期实践”。

 图片5

  活动尾声,全体党员在展馆门外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民族文化教育,也是一次生动的初心淬炼。未来,将以更强的文化自信投身艺术教学与创作,把凉山多民族文化的精髓转化为教学资源、创作素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

  图、文:吴佳恒

  一审一校:王丁

  二审二校:张钒

  三审三校:柳霞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1701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ys@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