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全面推进整体转型,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西昌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新建院校应用型转变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学校推进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明确二次转型(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应用型本科办学,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首批公办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以应用型转变为主线,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基本完成年初教代会通过的工作任务,为“十三五”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1.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十二五”期间,学校全力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凝炼“三大特色”,厘清学校发展思路,着力实现“四个推进”,实施“五大工程”。先后召开10余次全校性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会、讨论会、推进会,组织50余个团队外出学习应用型本科和示范高职的先进经验;邀请30余位国内外专家来校传授应用型办学理念,筹办40余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应用型办学氛围,走应用型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迄今为止,全国8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学习考察,发表应用型办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应用型教改专著及教材180余部。
2.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十二五”期间,制定《西昌学院章程》,并经省教育厅核准颁布。以章程建设为依托,着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推进“院为实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绩效工资改革,调动二级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积极性。
3. 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开展整顿四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增强理想信念,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开展机构调整、干部选聘和干部轮岗等工作,优化各级班子结构,提拔、调整处级干部108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引导教师规范职业行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和作风建设,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意识,学校干部和教职工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4.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原则,投入资金5.6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总值由4.84亿元增加至7.3亿元,增长50.8%。投入基建资金1.6亿元,建成体育馆、游泳馆、综合实训楼、设施农业展览馆、学生公寓等,校舍建筑面积由36.8万㎡增加至41.6万㎡;投入1.15亿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其总值由1.08亿元增加至2.23亿元,增长1.06倍,建成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投入2200万元购置图书资料,纸质图书由165万册增加至196.8万册,增长19.3%;数字资源量由7210GB增加至11087GB,增长53.8%;投入1900余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宽带网络已实现全域覆盖。
5.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扩大本科、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在校生由14500余人增加至16800人,外国留学生达26人次,启动“2+2中美双学位项目”,30名学生赴国外及香港交流学习。生源质量明显好转,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第一志愿投档率由90%提高到100%,新生报到率达96.5%;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6.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攀西地区“构建水能、矿产、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和凉山州“推进商务、物流、科技、健康、金融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本科专业由40个增加至62个,涵盖理、工、农、管、文、教、经、艺等八大学科门类,40个二级学科。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师建设专业、6个省级卓越农林师、工程师培养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8项。
7.增加科技投入,服务地方能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针对攀西生态优势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形成自身科研特色,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教扶贫。争取和配套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打造马铃薯、苦荞麦、烤烟、彝族文化四大科技特色项目。承担科研项目6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7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01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2项,培育作物新品种12个,SCI、EI发表论文63篇。在攀西地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50余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50余项,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成立精准扶贫办公室,构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多元帮扶模式,实施“种养加”项目40余项;捐款捐物260余万元,帮扶布拖、普格、美姑、雷波县村组16个、学校8所,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单位”,3次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8.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结构得到改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采取“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九大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投入资金2891万元,稳定正高职称教师,引进副高以上职称教师8人,新进硕士研究生99人,送培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5人;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选拔、表彰学术队伍1000余人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表彰奖励教学、科研成果491项;投入资金360万元,实施“百书工程”,资助出版教材、专著230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3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11位教师出国任教、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由351人增加至459人,增长30.3%,占专任教师比例64.6%;教授、副教授由286人增加至337人,增长17.8%,其中教授由56人增加至107人,增长91.1%,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7.5%;“双师双能型”教师由76人增加至235人,增长20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5人,教育部“教指委”专家3人。
9.产教融合不断深入,校企合作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探索和实践“六个共同”: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坚持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探索和实践“六个共同”,鼓励支持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先后与13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省外与无锡市旅游局和15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省内与通威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州内与四川恒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与华宁公司共建国家级校外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
10.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探索并实施“3-4-5-9”素质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国家级、省部级技能竞赛奖1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外科技文化竞赛获奖45项,参加国家、省、州级文艺竞赛获奖84项,培育跆拳道、健美操等特色体育项目;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和孵化园,实施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并获10万元创业基金奖励;获世界休闲体育健身技能大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获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
11.民生工作不断强化,职工福利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持续改善教职工生活、学习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教职工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险缴费、绩效工资、离退休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支出近6亿元,占总收入的40.97%;教职工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6.73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11.7万元,增长73.85 %;在西校区修建教职工电梯公寓384套,极大缓解了教职工住房紧张的矛盾;投入环境整治经费200余万元,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1.校舍建筑面积和实践实训场所不足
⑴校舍建筑面积不足。2015年,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1.6万㎡,由于西昌市政府征用东校区2.5万㎡,南校区部分经西昌市房管局鉴定的危房面积1.6万㎡,减少4.1万㎡,校舍建筑面积与教育部要求出现较大缺口。⑵实践实训场所不足。整体转型发展对教学实验、实训、实践用房和场所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提出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二级学院”四级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但现有场所面积、职场化环境建设仍显不足,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利用率不高,校外基地与学科专业紧密度不够,对口实习实训难以保证,与全面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与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⑴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生师比偏高,目前的教师队伍规模已不能有效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状况离国家的要求及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专任教师业务能力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⑶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现有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尽合理,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专业发展的不平衡使现有教师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⑷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仍需进一步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过多考虑局部利益与短期利益、激励与竞争机制落实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等一系列现象。⑸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完善。在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师资队伍主体的情况下,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⑹教师岗位聘任及考核评价机制相对滞后。现有考核制度偏重结果评价,量化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并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应,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涌现,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
3.学科专业建设滞后
⑴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协调不够。专业多而杂,涵盖八个学科门类,一些专业已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招生、就业均面临挑战;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的学科专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新建。⑵重点学科研究领域不明晰,有待进一步确立,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力度不够,一些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⑶部分二级学院学科专业跨度过大,专业之间缺乏有效支撑。专业涵盖多个学科门类,且专业间跨度大,难以实现专业之间的有效支撑和互补,不能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专业建设成本增加。⑷重申报,轻建设,重专业数量,轻内涵建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不够。部分专业的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锻炼等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警示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
4.产教合作育人尚需深化
“十二五”期间,学校与企业(行业)、地方建成133个合作育人基地,在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观念、人力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需要取得突破。
5.科学研究亟待加强
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重点不突出,学科之间科研力量不均衡;承担的重大项目明显不足,应用技术研究薄弱;获资助的科研经费少,获奖成果档次不高,显示度不够,影响不足,整体策划、落实,成果转化等工作力度亟待加强。
6.内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二级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但学校层面、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二个层次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职能部门需要转变职能,二级学院工作方式还需优化,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7.干部队伍建设亟待深化
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工作缺乏热情,学校决策落实不力;干部梯队不合理,年龄结构老化严重;部分干部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不能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要求,亟需进一步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整体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的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1.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特别是满足建设“制造强国”要求需要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导向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新路径
围绕教育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计划、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高等教育改革系列文件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6-2020)”,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改革试点的唯一公办本科学院,享有改革试点诸多优先权,这为学校“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推进向应用型转变,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指明了路径。
3.国家、省、州发展蓝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指南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设置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导一批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和民族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就业为导向,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发展旅游业,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计划。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战略、《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国家宏观重大决策与行动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四川省、凉山州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施“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发展,确立旅游业为凉山第一位产业,发展阳光生态旅游业和阳光康养产业,建立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康养胜地,做大做强“大凉山”旅游;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凉山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光伏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体验经济等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实施“五个一批”“一村一幼” 等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使学校明确了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方向,为学校进一步厘清办学定位,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创造了条件。
4.整体转型发展试点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国家导向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全国26个省市启动改革试点,15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制定了转型方案。转型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各地区各级政府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改革试点学校,已经凝聚了人心,达成了共识,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应用型大学专业建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双师双能型”教师、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等8大核心内涵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和规划,为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基础。
1.外部挑战
⑴竞争的压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成为时代新要求。1210余所本科高校呈现分类发展趋势,层级差异明显,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670余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生存和发展不断探索应用型办学之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追求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在抢占社会资源、争夺生源、扩大知名度、提升社会美誉度等方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⑵区位劣势及发展环境的压力:西昌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凉山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思想观念、教育水平等不利因素影响,贫困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资源富集,但产业结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工业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困难,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投入不足。现实的状况非常不利于学校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融入所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困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难以形成,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不易。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稳定的社会责任。艰难的现实条件与重大的社会责任加大了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难度,学校发展面临区位劣势及发展环境的压力。
⑶社会评价的压力: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要向社会公开,越来越多地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估,这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学校在完成教育部合格评估以后,还将接受5年一轮的审核式评估,同时也面临各种专业评估和其它的第三方评估。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认真对待评估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以评促建,将评估的压力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通过评估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2.内部挑战
⑴观念转变的压力:“十二五”期间,学校顶层设计已经明确了应用型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转型发展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条主线,已经制定了一些具体举措。但转型是否顺利,各项举措能否真正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能否落到实处,离不开全校教职工观念的转变。一些管理干部、教师、职工还没有深入学习领会学校应用型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传统习惯的思维、观念和作法没有根本转变,转型发展的各项要求没有落实在实际的职能服务和教育教学活动中,顶层转型的外在要求没有充分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⑵管理机制与制度改革的压力: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完善有效的制度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保障。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和制度需要改革、调整和完善,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制度亟待建立。针对学科学术人才选拔、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内部综合考评等多项管理机制与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教职工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学校开展大量工作化解矛盾,达成共识,获得全体教职工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持。
⑶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压力:突出学科和专业的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的显著特征。学校学科门类涉及农、工、理、管、教等八大门类,专业多达62个,具有学科门类广、专业数量多的特点。但多数学科研究领域的合理体系尚未建立、学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研究不够深入、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引领地方技术创新的水平不高;部分专业分布的学科归属不合理,专业建设应用性不突出,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还未建立,引领地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能力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必然使学校面临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压力,以及解决因专业布局调整所引起的干部配备、师生归属、资源配置、经费划拨等系列问题带来的压力。
⑷教师队伍结构改善的压力: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等是保证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由于区位劣势、环境条件等因素导致学校引进高水平及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困难,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现有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生师比较高,不能完全满足办学规模的需要;专业发展不平衡使现有教师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现象同时存在,一些新兴学科专业和具有生产一线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紧缺,现行人事政策制度制约着技术人才的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教师队伍中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奇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不能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⑸条件保障的压力:随着学校东校区被征用、南校区基本建设受限、北校区新置换土地尚未最终确定,导致校区功能定位和校区规划建设受到较大影响。教学行政用房减少,与国家标准的差距加大,特别是应用型办学所需要的实验室、实训室等办学条件缺口仍然较大;应用型新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南校区整体规划折旧改造、北校区新增土地规划建设等项目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学校面临办学保障条件的压力较大。
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四川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坚持“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实施“整体转型、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彰显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凉山州“八大战略”,实现四川省“两个跨越”和凉山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改革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全面转变。
破解“发展瓶颈”——坚持问题导向,解难题、破瓶颈,重点解决好师资数量、质量、结构、教学行政用房等制约学校发展问题,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形成按规章做事、按制度管人、按流程操作的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内部治理能力。
实施“行动计划”——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围绕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基本建设、文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依法治校等实施各项“建设计划”“建设工程”,确保“十三五”各项任务的实现。
实施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通过“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到2020年,应用型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实施全面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目标为: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为改革发展奠定坚强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教育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时效性,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共识、汇聚改革发展动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机制,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向应用型转变——通过3-5年的努力,探索出西部民族偏远地区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性的转型发展成果。学校应用型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应用特色更加鲜明,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围绕学校应用型办学全面转型且具备各自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按照“一个定位、两个改变、三个减少、四个增加”的思路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保障机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建成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启发式、开放式、探讨式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职业行为特征为导向,积极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虚拟式教学方法改革,以能力提升为主线,着力改革评价考核方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4.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支撑地方产业(行业)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依托国家、省、州“十三五”发展蓝图,整合资源,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建成一批特色专业,力争实现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点的突破,逐步形成服务地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满足学校发展的三支队伍——一是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稳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行业专才。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奖惩机制,改革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完善外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制度,建成思想政治可靠、数量达标、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能满足应用型办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二是建设一支较为稳定的科研专职队伍,按学科适度引进和培养有较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三是建设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规范管理,推动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按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生师250∶1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队伍。
6.开展应用研究,推动成果转化——针对攀西生态优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突出攀西特色农业应用研究,形成攀西特色资源和民族文化科研优势;尤其要围绕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国家战略,建设马铃薯主食化高水平科研团队并取得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拓展校企、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成果转化工程”,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7.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启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转型发展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终形成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产教融合、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8.加紧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整体规划南、北校区布局,加快北校区新区建设和南校区危房改造工程、教学行政用房,全面达到国家标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优化教学设备论证、采购和管理程序,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能力建设,建成新一代智慧校园;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整合优化馆藏资源,建立服务教学科研的现代文献信息中心;推进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成长计划,实现办学经费的逐年增长。
9.坚持依法治校,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师生权益得到依法保障,形成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新局面。
10. 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提升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水平,实现团结和谐、绿色节约、健康平安、智慧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目标。
11.积极投入精准扶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实现学校对口帮扶点精准脱贫,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凉山扶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表3-1 “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指标) | 2015年 | 2020年 | 备 注 |
发展规模 | 折合在校生人数(人) | 17,840 | 19,000 | |
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人) | 16,858 | 17,760 | |
教职工总数(人) | 927 | 1143 |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门类(个) | 9 | 9 | |
专业(个) | 62 | 76 | |
专业硕士学位点(个) | 0 | 1-2 | |
优势学科及研究领域(个) | 1 | 5 | |
特色学科及研究领域(个) | 1 | 5 |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 | 6 | 6 | 国家级1项,省级5项 |
教学质量工程 |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 | 6 | 11 | 新增省级5项 |
精品在线开发课程(门) | 3 | 13 | 新增省级10门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个) | 3 | 7 | 新增国家级1个,省级3个 |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个) | 4 | 11 | 新增国家级2个,省级5个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 253 | 738 | 新增国家级100,省级385项 |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奖(人次数) | 320 | 500 | 新增国家级100,省级400人次 |
队伍建设 | 高层次人才(人) | 16 | 23 | |
专任教师(人) | 710 | 939 | |
双师双能型教师(人) | 235 | 563 | |
外聘教师(人) | 177 | 235 |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年度科研总经费(万元) | 300 | 6,000 | 5年累计数 |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 0 | 2 |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个) | 9 | 12 |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 | 3 | 6 | |
省部级科技奖励(项) | 2 | 5 | |
省部级哲社成果奖(项) | 2 | 10 | |
教学成果获奖数(个) | 36 | 44 | 新增国家级1项,省级7项 |
科技成果转化(项) | 11 | 150 | 5年累计数 |
对外合作 | 在校留学生数(人) | 16 | 40 | |
师资国际化培训(人) | | 155 | 5年累计数 |
国际合作学校 | 3 | 5 | |
经费保障 | 资产总额(万元) | 100,469 | 150,000 | |
年收入(万元) | 30,596 | 40,000 | 5年累计186,300万元 |
年支出(万元) | 30,596 | 40,000 | 5年累计186,300万元 |
生均收入(万元/生) | 1.8149 | 2.2522 | |
生均支出(万元/生) | 1.8149 | 2.2522 | |
建设类支出(万元) | 7,786 | 48,700 | |
在职人员经费支出(万元) | 10,871 | 75,000 | |
教学科研条件保障 |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万元) | 22,302 | 33,342 | |
馆藏图书(万册) | 207.8 | 222.8 | |
电子图书总量(TB) | 5.37 | 10 | |
校园有线网覆盖率 | 85% | 100% | |
教学科研区无线网覆盖率 | 30% | 100% | |
主干带宽 | 1Gbps | 10Gbps | |
互联网接入带宽 | 2.7Gbps | 6.0Gbps | |
网络存储空间 | <400TB | ≥1300TB | |
基本建设 | 基建总面积(平方米) | | 150,000 | 5年新建(含续建、环境整治、公共绿化) |
基建总投资(万元) | | 39,480 | 5年累计投资 |
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 | 206,660 | 264,660 | 生均15.4平米 |
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 | 117,264 | 140,264 | 生均8.1平米 |
四、“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与具体指标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积极实施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筹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开展课堂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育人工作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按不低于师生1:400的比例配备专任教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健康发展。以师德师风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和爱岗敬业精神为抓手,改进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建立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制定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
1.确立转型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转型路径
进一步确立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定位,坚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将转型发展提升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实施“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支持计划”;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学校应用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为基础,探索以提高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为引领的适合各专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职业能力需求改革教学内容、设置职业课程群、引入现代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注重考查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形成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强区域行业、产业和地方特色调研,密切联系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发挥理事会作用,开展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在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体系;应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等“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师资培养模式和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行业学院”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与产业链的对接。
4.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充分了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方向和需求,更好地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一院四校四所、专家大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实现科技、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和功能上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使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5.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利用学校整体转型的契机,调整学科专业院系布局、探索人才引进新路、形成“双师双能型” 教师培养和考核机制、转变职称晋升导向、引导应用技术研究、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建立综合考评机制、完成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迈进。
1.优化办学层次结构,科学调控办学规模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本科办学规模、适度减少专科招生计划,支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试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人数,稳定成人教育规模。到2020年,折合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900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7860人,办学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结构配置更加合理。
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发展目标。一是借助“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教育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扩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增加本科招生计划;二是加强与凉山州教育局的合作,加强和扩大凉山贫困地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三是争取建立“四川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扩大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校规模;四是完善招生工作管理机制,加大招生工作奖励力度,做好招生宣传,确保报到率在95%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表4-1 “十三五”办学规模
学生类别人数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折合在校生人数 | 17970 | 18230 | 18800 | 18910 | 19000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16950 | 17180 | 17700 | 17800 | 17860 |
本科生人数 | 14530 | 14910 | 15430 | 15530 | 15600 |
专科生人数 | 1540 | 1360 | 1330 | 1300 | 1250 |
预科生人数 | 880 | 910 | 940 | 970 | 1000 |
硕士研究生人数 | 0 | 0 | 0 | 0 | 10 |
外国留学生折合数 | 40 | 60 | 75 | 80 | 80 |
成人函授生折合数 | 830 | 840 | 870 | 880 | 900 |
成人业余生折合数 | 150 | 150 | 155 | 150 | 160 |
2.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结“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各专业在“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根据专业特点,探索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实“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2020年,使已纳入国家、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教师”计划的7个专业基本建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校级“卓越人才”培育计划,适时申报国家和省级“卓越人才”项目,力争新增5个国家或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征
按照“一个定位,两个改变,三个减少,四个增加”的顶层设计和“试点——推行”的步骤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定位”即明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两个改变”即改变课程按学科体系设置为按职业岗位需求设置,改变“教室、教材、教师”三中心教学模式;“三个减少”即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四个增加”即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增加协同育人教学学时,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到2020年,各专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增设由专业教授或业界成功人士讲授的专业导论课;建立“课程群”,推进“模块化”教学;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外实践教学及由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教学占实践学分比例不得低于1/3;课堂理论学时减少10%-20%,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演示性、印证式实验学时减少30%-50%;各专业每学期至少定期开展1项学生全员参与的专业或职业技能训练比赛,积极申报“四川省大学生竞赛项目”,支持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级各项专业技能大赛,“十三五”期间,组织1000人次以上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到达500人次以上,其中新增国家级奖项100人次,省级奖项400人次;实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工程,实践中完成的论文(设计)达到90%以上,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原则上不超过5名学生,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力争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
表4-2 2016-2020年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竞赛任务
学生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参赛学生(人次) | 160 | 180 | 200 | 220 | 240 | 1000 |
获奖学生(人次) | 80 | 100 | 100 | 110 | 110 | 500 |
表4-3 2016-2020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
课程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1 | 1 | 1 | 1 | 1 | 5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 | 1 | 1 | 1 | 3 |
慕课 | | | | 1 | 1 | 2 |
4.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五个转变”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等教学改革,推动实现教学方法的“五个转变”:即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由知识输入为导向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以能力本位转变;实现以理论知识为重向以实践为重转变;实现死板固定的教学方法向组合搭配的教学方法转变。各专业根据课程特点,选择5-10门试点课程,试点课程利用15%-25%左右的学时开展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案例式、项目化、基于问题学习(PBL)、做中学(CDIO)、团队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选择5个专业5门课程试点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的开发与应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群”、“模块化”等课程项目,选择1-3个专业教学班,试点推进小班化教学。试点项目作为学校转型发展教改项目,纳入学校质量工程,进行重点资助,严格考核和督导,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5.改革评价考核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应试教育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探索非标准化答案考试,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在拓展教育模块的任选课中选择5-10%的课程,各专业选择5-10门的专业课程,试点实施“N+1”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完善试题库建设,按教考分离启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统一考试。
6.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应用型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
落实“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四川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编制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实验教学平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实现集中建设,共同使用,统一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围绕专业群布局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试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到2020年,新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使学校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8个,力争建成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新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覆盖每个一级学科。新建校级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5个。“十三五”期间,联合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力争新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使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达到8个。新建4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级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表4-4 2016-2020年国家、省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任务
实验实践基地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1 | 1 | 2 | 1 | 1 | 6 |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1 | 1 | 1 | 1 | 1 | 5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 1 | | 1 | | 2 |
7.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密切联系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在农学、工学、管理学、师范等多个学科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体系。“十三五”期间,各二级学院签订校企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100%,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1-3个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学期制”,各二级学院集中组织安排实习学生比重达到40%以上,实行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 学期制度。探索“行业学院”教学模式,推广“大北农班”、“通威班”等行业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8.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进一步实施“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四维一线”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完善应用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信息分析报告制度,发挥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试卷及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与整改,强化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制度,建立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
1.启动“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计划”和“申硕工程”
依托国家、省、州“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四川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按学科类别完成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形成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资源聚合。重点支持马铃薯主粮化、攀西特色作物栽培、特色动物养殖、环境工程、民族理论与政策、彝族语言与文化、民族区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等研究,并形成优势特色;实施“申硕工程”,力争在农业推广等相关领域获得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到2020年建成5个校级重点优势学科及研究领域,5个特色学科及研究领域,力争1-3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其中1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省内一流学科行业。
2.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建立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集群
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做优做强特色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开展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发展和扶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土木类、植物生产类、水利类、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类、机械电子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学前教育等专业,建成一批省内特色专业;加大药学专业建设力度,创造条件开展彝医、彝药研究,启动医学专业建设工作,解决凉山州长期以来的缺医少药现状,更好地服务地方医药事业发展,到2020年,立项建设5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形成较全面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集群。
3.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以就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对新设置专业坚持增量优化,对现有专业坚持存量调整,对就业率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多年停招,被上级主管部门预警的红牌专业建立暂停招生或退出机制,“十三五”期间,每年新申报2—3个本科专业,每年实际招生专业控制在专业总数的90%以内,到2020年,本科专业数不超过76个,招生专业控制在70个以内,同时压缩减少专科专业。
表4-5 新专业申报任务指标
专业类别 | 申报专业数 | 申报时间 | 全校专业总数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工 学 类 | 4 | 1 | | 1 | 1 | 1 | 22 |
文 学 类 | 1 | 1 | | | | | 7 |
经济学类 | 1 | | | 1 | | | 2 |
教育学类 | 2 | | 1 | | | 1 | 5 |
管理学类 | 3 | | 1 | | 1 | 1 | 13 |
农 学 类 | 1 | | | 1 | | | 10 |
艺术学类 | | | | | | | 7 |
法 学 类 | | | | | | | 1 |
理 学 | | | | | | | 7 |
机 动 | 2 | | | | | | 2 |
合 计 | 14 | 2 | 2 | 3 | 2 | 3 | 76 |
1.稳步扩大规模,进一步优化结构
在坚持条件和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千方百计破解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瓶颈。一是积极引进与学校学科专业及科学研究发展相适应的高职称、高学历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二是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奖惩机制,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改革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三是加大外聘教师的工作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外聘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外聘教师在缓解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和实践应用优势方面的作用;四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学生管理队伍结构;五是进一步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到2020年,教师总量达到1057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939人,外聘教师达到235人,达到生师比18:1的目标。
表4-6 2016-2020年教师规模指标
教师类别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教师总量(人) | 890 | 968 | 1020 | 1043 | 1057 |
专任教师总量(人) | 790 | 861 | 906 | 927 | 939 |
外聘教师总量(人) | 199 | 215 | 227 | 232 | 235 |
新进教师(人/年) | 86 | 76 | 50 | 30 | 21 |
表4-7 2016-2020年专任教师学科结构指标
学科门类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经济学 | 20 | 21 | 21 | 22 | 22 |
法 学 | 80 | 81 | 82 | 82 | 82 |
教育学 | 86 | 95 | 100 | 101 | 103 |
文 学 | 131 | 143 | 149 | 147 | 147 |
理 学 | 76 | 79 | 81 | 82 | 80 |
工 学 | 142 | 171 | 192 | 206 | 214 |
农 学 | 95 | 99 | 100 | 100 | 101 |
管理学 | 77 | 83 | 90 | 93 | 94 |
艺术学 | 57 | 62 | 64 | 66 | 67 |
预 科 | 22 | 23 | 23 | 24 | 25 |
机 动 | 4 | 4 | 4 | 4 | 4 |
合 计 | 790 | 861 | 906 | 927 | 939 |
表4-8 2016-2020年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指标
年份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及以下 | 博士 | 硕士 | 双师双能教师 |
2016 | 107 | 233 | 450 | 30 | 510 | 300 |
2017 | 112 | 235 | 514 | 40 | 576 | 361 |
2018 | 116 | 238 | 552 | 55 | 609 | 433 |
2019 | 118 | 239 | 570 | 75 | 616 | 499 |
2020 | 122 | 239 | 578 | 100 | 609 | 563 |
表4-9 2016-2020年外聘教师学科结构指标
学科门类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经济学 | 5 | 5 | 5 | 5 | 5 |
法 学 | 20 | 20 | 20 | 20 | 20 |
教育学 | 21 | 22 | 23 | 23 | 24 |
文 学 | 33 | 35 | 35 | 35 | 35 |
理 学 | 19 | 20 | 20 | 18 | 18 |
工 学 | 40 | 47 | 53 | 55 | 57 |
农 学 | 23 | 23 | 23 | 24 | 24 |
管理学 | 19 | 24 | 25 | 28 | 28 |
艺术学 | 19 | 19 | 23 | 24 | 24 |
合 计 | 199 | 215 | 227 | 232 | 235 |
2.实施“四大计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计划”,改革学术队伍建设制度,加大对省级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或外聘高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学术队伍结构,建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在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形成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的学科领军人才队伍。
实施“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学术交流、培训进修、国际交流、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方式,促进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新进教师导师制等帮助新进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发展。
实施“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实践应用、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等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发展的“双师双能”型及实验、实训教师队伍。
到2020年,高层次人才队伍达到2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到达56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0%以上,并按照专职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0.9:1和0.5:1的目标建设理工科和文科实验教师队伍。
表4-10 2016-2020年高层次人才建设指标
高层次人才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国家级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2 | 2 | 2 | 2 | 2 |
省级 | 学术技术带头人 | 4 | 4 | 4 | 5 | 5 |
突出贡献专家 | 4 | 5 | 5 | 6 | 6 |
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6 | 8 | 8 | 10 | 10 |
合计 | 16 | 19 | 19 | 23 | 23 |
1.实施“科研振兴计划”,大幅提高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水平
实施“科研振兴计划”,提高对科研工作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科队伍及科研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带头人选拔制度,加大科研投入,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奖惩激励机制。到2020年,我校争取各类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建成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目前有9个),6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有3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通过省教育厅及省社科联组织的评估;获5项省部级科技奖、30项厅州级科技奖,10项省部级哲社成果奖、150项厅州级哲社成果奖;发表160篇SCI、EI、SSCI、CSSCI学术论文;出版120部专著;获150项授权专利,科技成果转化150项,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表4-11 2016-2020年科研任务指标
项目(指标)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年度科研总经费(万元) | 800 | 1300 | 1400 | 1500 | 1000 | 6000 |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 0 | 1 | 0 | 1 | 0 | 2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个) | 0 | 1 | 1 | 1 | 0 | 12 |
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 | 1 | 0 | 1 | 0 | 1 | 6 |
省部级科技奖励(项) | 1 | 1 | 1 | 1 | 1 | 5 |
厅州级科技奖励(项) | 10 | 0 | 10 | 0 | 10 | 30 |
省部级哲社成果奖(项) | 4 | 0 | 4 | 0 | 2 | 10 |
厅州级哲社成果奖(项) | 55 | 0 | 55 | 0 | 40 | 150 |
SCI、EI等收录论文(篇) | 40 | 40 | 30 | 30 | 20 | 160 |
出版专著(部) | 30 | 30 | 25 | 20 | 15 | 120 |
获授权专利(件) | 20 | 20 | 30 | 40 | 40 | 150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或培育基地 | 0 | 0 | 0 | 1 | 0 | 1 |
科技成果转化(项) | 30 | 30 | 35 | 30 | 25 | 150 |
2.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应用研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与攀西地区各级政府及州内外企业的合作,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产学研联盟,建设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形式,积极探索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针对攀西生态优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突出攀西特色农业应用研究。依托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实施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努力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将围绕马铃薯主食化国家战略、攀西特色农业、民族文化等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力争有1个项目进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或“培育基地”进行建设。到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到150项。
1.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完善《西昌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形成统筹协调的管理局面;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落到实处。到“十三五”末,完成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新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的整合;进一步完善《西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免费向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形成积极申报并开展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改革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的良好风气。
2.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借助“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训练。“十三五”期间,建成校级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1个,并积极争取建成省级创业实验室或者训练中心;建设省级本科实验实践教学项目5个;将“西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到2020年,力争建成“创新创业科技园+实验室(实训室、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集群,各二级学院学生参与两类项目的覆盖面达到25%,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年,力争省级项目立项达到60-80项/年,国家级项目立项达到20项/年,5年新增国家级项目100项,省级项目385项。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研究”100项/年,五年累计达500项。组织实施“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路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计划120项/年,五年累计达600项。构建以创业训练为基础,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业社团为平台,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创业实践活动为舞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模式。
表4-12 2016-2020年创新创业任务指标
项目(指标)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个) | 1 | 1 | 1 | 1 | 1 | 5 |
省级本科实验实践教学项目(个) | 1 | 1 | 1 | 1 | 1 | 5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个) | 30 | 40 | 40 | 40 | 50 | 200 |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个)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500 |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个)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1000 |
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项)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500 |
校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 | 120 | 120 | 120 | 120 | 120 | 600 |
3.科学利用就业市场资源,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院两级“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科学利用就业市场资源,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保持基层就业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行业、地区得到拓展,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进一步提高。
表4-13 2016-2020年毕业生就业任务指标
指标名称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一次就业率 | 85%以上 | 85%以上 | 85%以上 | 85%以上 | 85%以上 |
总就业率 | 90%以上 | 90%以上 | 90%以上 | 90%以上 | 90%以上 |
提供岗位数 | 本科不低于2:1,专科不低于1.5:1 |
1.实施“校园基建促进工程”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功能完善、注重环境、满足需要、持续发展”的原则,依规编制基建项目进程计划,及时开工建设。“十三五”期间,积极申报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科学编制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基建总投资39,480万元(其中新建房屋26,550万元,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维修改造12,930万元),建设面积15万平米(其中新建房屋12万平米,环境整治3万平米),完成北校区实训楼、教学楼、体育场馆、学生公寓修建和南校区棚户区改造,配套完善水、电、气、网络、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
表4-14 2016-2020年基建任务指标
序号 | 建设校区 | 建设项目名称 | 建设面积(m2) | 计划投资(万元) | 备注 |
1 | 北校区 | 教师周转房 | 9000 | 2000 | 续建 |
2 | 北校区 | 教学楼 | 14500 | 2900 | 建 |
3 | 北校区 | 实训大楼 | 20000 | 6000 | 新建 |
4 | 北校区 | 标准化学生公寓 | 10000 | 2500 | 新建 |
5 | 北校区 | 学生事务中心 | 6000 | 1900 | 新建 |
6 | 北校区 | 综合档案馆 | 2000 | 500 | 新建 |
7 | 北校区 | 标准化餐厅 | 6000 | 1500 | 新建 |
8 | 北校区 | 校医院 | 2000 | 600 | 新建 |
9 | 北校区 | 体育综合训练馆 | 4500 | 1350 | 新建 |
10 | 北校区 | 体育综合训练场 | 10000 | 1000 | 新建 |
11 | 北校区 | 公共绿地休读园 | 20000 | 1000 | 新建 |
12 | 南校区 | 学生公寓 | 4000 | 1300 | 拆旧建新 |
13 | 南校区 | 学生公寓 | 6500 | 2300 | 拆旧建新 |
14 | 南校区 | 学生公寓 | 2500 | 800 | 拆旧建新 |
15 | 南校区 | 学生活动综合楼 | 3000 | 900 | 拆旧建新 |
16 | 南校区 | 环境整治 | 30000 | 1500 | 新建改造 |
17 | 南北校区 |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 | | 11430 | 新建改造 |
合 计 | | 150000 | 39480 | |
注:建设面积中含续建、环境整治、公共绿化面积。
2. 加大实践教学平台设备建设
以保障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心,加大实践教学平台设备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完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设任务13000万元,处置报废设备资产1960万元,到2020年末,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3342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7548元。
表4-15 2016-2020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任务指标
项目(指标)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经费(万元) | 3500 | 2400 | 2720 | 2380 | 2000 | 13000 |
其中:农学类实验实训室(万元) | 1200 | 560 | 200 | 460 | | 2420 |
理工类实验实训室(万元) | 900 | 900 | 1200 | 200 | 700 | 3900 |
经济法学管理类实验实训室(万元) | 300 | 400 | 400 | 300 | 100 | 1500 |
文、教、艺术类实验实训室(万元) | 800 | 540 | 920 | 1040 | 900 | 4200 |
公共教学资源更新(万元) | 300 | | | 380 | 300 | 980 |
3.实施“智慧校园工程”
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共投入经费8800万元,到2020年末,实现全校范围内基础硬件资源的虚拟整合和动态调配,有线、无线全区域覆盖,建立“集约、开放、便捷”的业务支撑平台体系和完善的业务应用平台体系,实现学校全方位的智能管理,建成新一代绿色、平安、健康的智慧校园。
表4-16 2016-2020年信息化建设投资任务指标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 数量 | 总投资估算(万元) | 比例%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1 | 基础设施 | ≥8 | 900 | 600 | 500 | 400 | 200 | 2600 | 29.55% |
2 | 业务支撑 | ≥5 | 290 | 450 | 500 | 300 | 100 | 1640 | 18.64% |
3 | 业务应用 | ≥20 | 120 | 550 | 600 | 1000 | 1400 | 3670 | 41.70% |
4 | 信息安全体系 | ≥3 | 290 | 200 | 200 | 100 | 100 | 890 | 10.11% |
合 计 | ≥36 | 1600 | 1800 | 1800 | 1800 | 1800 | 8800 | 100.00% |
表4-17 2016-2020年信息化建设量化指标
序号 | 项目(指标)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1 | 校园有线网覆盖率 | 85% | 91% | 94% | 97% | 100% |
2 | 教学科研区无线网覆盖率 | 30% | 50% | 65% | 85% | 100% |
3 | 主干带宽(Gbps) | 10 | 10 | 10 | 10 | 10 |
4 | 互联网接入带宽(Gbps) | 2.7 | 2.7 | 4 | 5 | ≥6 |
5 | 校园网信息点接入能力 | ≥8000 | ≥11000 | ≥13000 | ≥16000 | ≥20000 |
6 | 教学科研管理应用系统(个) | ≥20 | ≥24 | ≥30 | ≥35 | ≥40 |
7 | 网络存储空间(TB) | >500 | >600 | >800 | >1000 | ≥1300 |
8 | 虚拟化桌面(个) | ≥50 | ≥300 | ≥600 | ≥800 | ≥1000 |
9 | 信息化专兼职团队建设(人) | ≥20 | ≥35 | ≥40 | ≥45 | ≥50 |
10 | 公共数据整合率 | 60% | 65% | 75% | 85% | 100% |
11 | 师生信息化素养培训 (单位:/人·次) | 4000 | 6000 | 8000 | 10000 | 12000 |
12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 | 4 | 6 | 8 | 10 |
13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室) | 0 | 0 | 1 | 1 | 1 |
14 | 特色文献虚拟资源库 | 1 | 2 | 3 | 4 | 5 |
4.建设现代文献信息中心
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三五”图书建设以文献信息资源为重点,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经费结构比例力争达到2:1。投入资金2350万元用于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使文献总藏量达到222.8万册,生均130.09册,电子图书总量达10TB,数据库总量达30个左右。到2020年,争取实现比较全面的学科覆盖。开展网上虚拟资源建设,力争实现攀西农业特色资源库及彝文特色资源库的文献信息数字化。
表4-18 2016-2020年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任务指标
项目(指标)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图书电子资源建设总经费(万) | 450 | 460 | 470 | 480 | 490 | 2350 |
纸质文献(万)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750 |
纸质文献(册) | 30000 | 30000 | 30000 | 30000 | 30000 | 150000 |
报刊杂志(万) | 10 | 10 | 10 | 10 | 10 | 50 |
报刊杂志(份) | 800 | 800 | 800 | 800 | 800 | 4000 |
电子文献(万) | 290 | 300 | 310 | 320 | 330 | 1550 |
电子图书总量(TB) | 0.92 | 0.93 | 0.94 | 0.95 | 0.96 | 4.7 |
电子资源数据库(个) | 8 | 1 | 1 | 1 | 1 | 12 |
生均册数(含电子图书) | 120.76 | 121.23 | 123.94 | 130.09 | 130.09 | 130.09 |
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与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吸收办学模式、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推动观念更新、理念创新和课程改革。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动教师国际交流与培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增强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的吸引力,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积极参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组织活动,探索总结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经验。到2020年,国际合作学校增加到5所,国际合作项目到达8项,引进外籍教师3人,国际化培训教师150人,来校留学生达40人。
表4-19 2016-2020年对外合作与交流任务指标
序号 | 项目名称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十三五末期数 |
1 | 国际合作学校(所) | 3 | 4 | 5 | 5 | 5 | 5 |
2 | 国际合作项目(项) | 1 | 1 | 1 | 1 | 1 | 8 |
3 | 外籍教师(人) | 1 | 1 | 2 | 2 | 3 | 3 |
4 | 国际教师培训(人) | 39 | 41 | 43 | 45 | 47 | 155(累计) |
5 | 在校留学生数(人) | 18 | 20 | 22 | 24 | 27 | 40 |
6 | 海外访学学生数(人) | 4 | 7 | 9 | 10 | 12 | 20 |
传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定位、学科建设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四大“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计划”,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到2020年,形成追求科学真理、崇尚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团结和谐、注重实践应用、彰显文明节约、融入学科传统、饱含人文底蕴、绿色理念突出、审美价值较高、育人功能明显的校园文化。
1.实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团结和谐校园
强化学校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引导教职工价值追求,进一步凝练符合学校发展、具有时代内涵、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文化系统,使“团结和谐、改革进取、忧患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实施大学精神凝炼工程,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与调研,凝炼校风、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精神内涵,进一步彰显学校主色调和办学定位总基调。实施大学精神弘扬工程,通过理论学习、专题报告、校史教育、校友会建设、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校园文化等活动使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成为西昌学院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精神支柱。
2.实施“校园形象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文化品牌校园
完善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二级学院品牌形象,形成独具个性魅力的视听形象,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2016年,实施并完成“校园标识系统优化工程”,以校名、校徽、校训等为基础优化学校视觉形象,规范学校各类旗帜、牌匾、门牌、宣传橱窗、楼层牌、道路指示牌等形象标识;全面清理校园道路、楼宇、广场、景观的名称。实施“校园标识系统应用推广工程”,2016年,完成制作安装具有学校形象品牌的门牌、楼层牌、道路指示牌、新增宣传橱窗以及办公用品等;通过宣传媒介向社会推介学院形象品牌,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校内外各种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品牌。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文化历史建设工程”,进一步打造农耕文化和彝族非遗文化,建设农具博物馆,完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新建档案馆,改造校史馆,打造图书馆学习环境。实施“二级学院形象品牌建设工程”,以二级学院学科专业为基础,提炼二级学院文化精神和形象品牌;以二级学院教学、办公场所为阵地,打造展示二级学院学科专业文化氛围和形象品牌。到2020年,完成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形象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形象品牌的影响力。
3.实施“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文明校园
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以师生行为操守为重点的校园行为文化系统。建立健全学校党政管理人员行为规范,严格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加强执行力管理。完善师德规范,严格考核评价。实施“学生行为素质养成工程”,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设文明校园。
4.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绿色美丽校园
突出育人氛围和学校特色,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形成形象鲜明、造型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校园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和物化标识,建成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美丽校园。“十三五”期间,实施“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和“文化景观设施建设”两大工程。2016年完成南北校区校园建设整体规划,适时做好北校区新置换土地规划。北校区按照“教学科研为主体、农工管艺体等学科专业为特色、凸显本科办学主阵地”的原则规划建设。南校区按照“景区一体、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师范和学术交流功能突出”的原则规划建设;改造校园自然景观,继续建设园林式校园,赋予园林树木、景观设施更多文化内涵。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按照融汇人文精神、体现办学理念、彰显校园文化的要求规划和建设人文景观,使校园的水、园、林、路、楼、景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与人文底蕴的和谐统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在南北校区分别新建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事务中心,在教职工集中住宅区建立教职工活动服务中心。
建立“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精准扶贫办公室,统一协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加大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合作,通过政策研究、规划编制、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旅游扶贫促进中心、教育培训、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服务方式支持四川省、凉山州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和“一村一幼”等建设。以“一个目标、两条路径、三个一项目、四项建设”为抓手,实现学校对口帮扶点精准脱贫。“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继续选调干部专家挂职、蹲点扶贫,选派师生参加“一村一幼”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支教帮扶活动;开展幼师培训、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基层管理干部等培训工作,完成6000人次培训任务;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项,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赢凉山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
五、“十三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深入贯彻“从严治党”要求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力度,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和五项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头脑,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充分体现党委集体领导。落实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强化责任追究,建立约谈机制,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督,建立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机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二级学院分党委。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施“领导班子能力提升计划”, 建立干部人才储备库,试点干部结构化模型改革,着力培养干部做好学科规划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和维稳工作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加大选拔70后、80后干部力度,着重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培养一批年轻化、高学历、具有多岗经历的专职干部。
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四川省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行动计划(2015-2020年)》,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立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工作的决策程序,加强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完善重大政策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渠道;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十三五”期间,重点完成5项工作。
1.强化学校章程管理
广泛宣传学校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根据章程做好校内规章制度的废、改、立,校内规章制度与章程不一致或抵触的,依据章程予以修改或废止;建立健全校内章程执行监督机制,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依章办事、按章追责,实现依法依章管理。
2.建立理事会制度
2016年,根据学校章程建立学校事理会,制定符合《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的学校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职能,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密切联系社会、扩大决策民主、争取社会支持、完善监督制度的作用,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
3.推进各项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成“废改立”工作, 2016-2019年,废止8项、修订22项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新建119项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坚持奖勤罚懒原则,充实考核内容,注重工作实绩与贡献,建立更为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切实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学校内部年度综合考评制度,研究考核内容,确立考核指标,建立考评体系和考评保障机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4.组建法律顾问团
2016年,建立以学校法治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校内专家和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围绕依法治教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健全法律顾问团制度化、常态化参与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机制;实现法律顾问工作由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性工作向提供教育决策论证、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校内规章制度制定、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办学行为等各项工作延伸,使法律顾问团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
5.创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16-2017年,开展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使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师生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1.突出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深入持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师德建设各项要求,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和师德教育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为目标,大力营造“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以思想与行动、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以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的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加大师德师风的考核力度,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2.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地位。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力度,用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发展的观点谋划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工作环境,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面推行教师聘用(任)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和先进事迹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了解、参与学校办学治校的各项工作,关心教师日常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及时疏导各种矛盾,化解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主人翁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加快基建项目进程,保证教学行政用房需要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功能完善、注重环境、满足需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科群集聚原则调整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布局,以建设绿色、园林大学为校园建设理念和指导思想,启动并完成南北校区和置换土地的整体规划,做好地质减灾防灾、建筑、道路、场地、景观、绿化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规划。根据需求和资金筹措情况,合理安排“十三五”基建计划,依规编制基建项目进程计划,加快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等项目的建设,按照合规、安全、优质、环保、节能和协调原则建设、美化校园。
2.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提高设备建设的科学性和利用率
以保障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心,完善管理制度,扩大管理职能,合理降低管理重心,强化监督指导;建立资产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科学规范论证、储备、实施设备建设项目;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评价资源配置与使用效果,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完善国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实行“资产管理决策机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四级管理模式,发挥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在仪器设备购置、使用、登记、报废等资产管理环节中的作用,构建管理权责明晰、制度健全、流程优化、手段先进、绩效明显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廉洁自律、综合素质过硬的学习型团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新一代智慧校园
按照“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层平台、一个标准”的思路探索多元化的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模式,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和研究,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架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信息化基础应用的公共支撑能力和教学科研服务能力。着力推进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等集成综合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数据标准建设,实现全校数据整合共享。加强电子校务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与完善办公自动化、教学、科研、人力资源、财务、学校资产、学生管理、档案管理等业务系统。建立校园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丰富数字资源和虚拟交流园地,加快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建设、培训工作,促进校园生活数字化。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以信息化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规范信息化建设与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保障制度,实现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费的集中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信息化运维、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4.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打造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
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完善特色资源建设,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建立与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整体资源建设整合、评价、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加强图书馆网络自动化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培训、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做强特色资源库,提高各类文献资源利用率。加强图书馆系统化建设,实现北、南校区两个主图书馆在资源、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加强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服务理念,保证资源建设、服务、队伍、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图书馆藏、借、阅、咨、检综合服务水平。
5.深化后勤改革,优化后勤管理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大幅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深化后勤改革,优化后勤管理,打造后勤标准体系,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创新物业管理新模式,规范学校公共物业管理。规范校内市场,严格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改革学生食堂管理模式,改善就餐条件,加强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完善学生营养膳食平台。改善校医院基本条件,更新添置医疗检查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完善学校房产管理制度,清理房屋使用情况。积极稳妥推进车辆服务改革,继续做好水电维修改造、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为师生提供卫生、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满意的服务。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积极争取省州两级财政投入和中央支持地方发展专项投入力度,争取相关专项经费投入,拓展横向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资等筹资渠道,“十三五”实现收入总额186,300万元,到2020年实现年收入总额40,000万元以上。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额预算管理体制。按照《预算法》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优化财力资源配置,增强预算的刚性原则和执行预算的约束力。推进全额预算管理,不断完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执行分析通报制度,科学理财,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强化各级经济责任人经济责任意识,根据学校管理层次和“责、权、利”相统一及“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财务审批权限,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管理严格”。
完善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和规范学校产业管理工作,维护和提升学校股权权益,促进学校经营性资产收益实现合理增长。
统筹兼顾,开源节流,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重点保障人员经费,努力实现教职工薪酬待遇稳步增长;落实教职工住房产权办证工作,加快校内教师周转房建设;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继续推进健康工程和温暖工程;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解决在事业发展和生活中的困难;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综合优势,及时回应并推动解决师生员工关切的问题;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关心生活待遇,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发挥离退休职工的积极作用;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和职工住宅区管理,完善物业管理,创建安全、和谐、健康、舒适居住小区。
六、“十三五”规划的落实与推进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全面推进整体转型,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西昌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新建院校应用型转变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学校推进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明确二次转型(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应用型本科办学,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首批公办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以应用型转变为主线,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基本完成年初教代会通过的工作任务,为“十三五”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1.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十二五”期间,学校全力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凝炼“三大特色”,厘清学校发展思路,着力实现“四个推进”,实施“五大工程”。先后召开10余次全校性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会、讨论会、推进会,组织50余个团队外出学习应用型本科和示范高职的先进经验;邀请30余位国内外专家来校传授应用型办学理念,筹办40余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应用型办学氛围,走应用型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迄今为止,全国8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学习考察,发表应用型办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应用型教改专著及教材180余部。
2.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十二五”期间,制定《西昌学院章程》,并经省教育厅核准颁布。以章程建设为依托,着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推进“院为实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绩效工资改革,调动二级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积极性。
3. 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开展整顿四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增强理想信念,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开展机构调整、干部选聘和干部轮岗等工作,优化各级班子结构,提拔、调整处级干部108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引导教师规范职业行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和作风建设,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意识,学校干部和教职工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4.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持续发展”的原则,投入资金5.6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总值由4.84亿元增加至7.3亿元,增长50.8%。投入基建资金1.6亿元,建成体育馆、游泳馆、综合实训楼、设施农业展览馆、学生公寓等,校舍建筑面积由36.8万㎡增加至41.6万㎡;投入1.15亿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其总值由1.08亿元增加至2.23亿元,增长1.06倍,建成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投入2200万元购置图书资料,纸质图书由165万册增加至196.8万册,增长19.3%;数字资源量由7210GB增加至11087GB,增长53.8%;投入1900余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宽带网络已实现全域覆盖。
5.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扩大本科、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在校生由14500余人增加至16800人,外国留学生达26人次,启动“2+2中美双学位项目”,30名学生赴国外及香港交流学习。生源质量明显好转,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第一志愿投档率由90%提高到100%,新生报到率达96.5%;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6.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攀西地区“构建水能、矿产、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和凉山州“推进商务、物流、科技、健康、金融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本科专业由40个增加至62个,涵盖理、工、农、管、文、教、经、艺等八大学科门类,40个二级学科。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师建设专业、6个省级卓越农林师、工程师培养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8项。
7.增加科技投入,服务地方能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针对攀西生态优势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形成自身科研特色,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教扶贫。争取和配套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打造马铃薯、苦荞麦、烤烟、彝族文化四大科技特色项目。承担科研项目6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7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01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2项,培育作物新品种12个,SCI、EI发表论文63篇。在攀西地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50余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50余项,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成立精准扶贫办公室,构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多元帮扶模式,实施“种养加”项目40余项;捐款捐物260余万元,帮扶布拖、普格、美姑、雷波县村组16个、学校8所,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单位”,3次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8.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结构得到改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采取“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九大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投入资金2891万元,稳定正高职称教师,引进副高以上职称教师8人,新进硕士研究生99人,送培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5人;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选拔、表彰学术队伍1000余人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表彰奖励教学、科研成果491项;投入资金360万元,实施“百书工程”,资助出版教材、专著230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3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11位教师出国任教、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由351人增加至459人,增长30.3%,占专任教师比例64.6%;教授、副教授由286人增加至337人,增长17.8%,其中教授由56人增加至107人,增长91.1%,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7.5%;“双师双能型”教师由76人增加至235人,增长20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5人,教育部“教指委”专家3人。
9.产教融合不断深入,校企合作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探索和实践“六个共同”: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坚持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探索和实践“六个共同”,鼓励支持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先后与13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省外与无锡市旅游局和15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省内与通威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州内与四川恒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与华宁公司共建国家级校外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
10.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探索并实施“3-4-5-9”素质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国家级、省部级技能竞赛奖1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外科技文化竞赛获奖45项,参加国家、省、州级文艺竞赛获奖84项,培育跆拳道、健美操等特色体育项目;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和孵化园,实施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并获10万元创业基金奖励;获世界休闲体育健身技能大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获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
11.民生工作不断强化,职工福利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持续改善教职工生活、学习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教职工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险缴费、绩效工资、离退休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支出近6亿元,占总收入的40.97%;教职工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6.73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11.7万元,增长73.85 %;在西校区修建教职工电梯公寓384套,极大缓解了教职工住房紧张的矛盾;投入环境整治经费200余万元,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1.校舍建筑面积和实践实训场所不足
⑴校舍建筑面积不足。2015年,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1.6万㎡,由于西昌市政府征用东校区2.5万㎡,南校区部分经西昌市房管局鉴定的危房面积1.6万㎡,减少4.1万㎡,校舍建筑面积与教育部要求出现较大缺口。⑵实践实训场所不足。整体转型发展对教学实验、实训、实践用房和场所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提出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二级学院”四级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但现有场所面积、职场化环境建设仍显不足,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利用率不高,校外基地与学科专业紧密度不够,对口实习实训难以保证,与全面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与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⑴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生师比偏高,目前的教师队伍规模已不能有效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状况离国家的要求及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专任教师业务能力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⑶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现有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尽合理,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专业发展的不平衡使现有教师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⑷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仍需进一步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过多考虑局部利益与短期利益、激励与竞争机制落实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等一系列现象。⑸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完善。在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师资队伍主体的情况下,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⑹教师岗位聘任及考核评价机制相对滞后。现有考核制度偏重结果评价,量化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并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应,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涌现,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
3.学科专业建设滞后
⑴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协调不够。专业多而杂,涵盖八个学科门类,一些专业已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招生、就业均面临挑战;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的学科专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新建。⑵重点学科研究领域不明晰,有待进一步确立,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力度不够,一些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⑶部分二级学院学科专业跨度过大,专业之间缺乏有效支撑。专业涵盖多个学科门类,且专业间跨度大,难以实现专业之间的有效支撑和互补,不能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专业建设成本增加。⑷重申报,轻建设,重专业数量,轻内涵建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不够。部分专业的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锻炼等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警示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
4.产教合作育人尚需深化
“十二五”期间,学校与企业(行业)、地方建成133个合作育人基地,在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观念、人力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需要取得突破。
5.科学研究亟待加强
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重点不突出,学科之间科研力量不均衡;承担的重大项目明显不足,应用技术研究薄弱;获资助的科研经费少,获奖成果档次不高,显示度不够,影响不足,整体策划、落实,成果转化等工作力度亟待加强。
6.内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二级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但学校层面、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二个层次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职能部门需要转变职能,二级学院工作方式还需优化,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7.干部队伍建设亟待深化
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工作缺乏热情,学校决策落实不力;干部梯队不合理,年龄结构老化严重;部分干部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不能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要求,亟需进一步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整体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的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1.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特别是满足建设“制造强国”要求需要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导向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新路径
围绕教育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计划、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高等教育改革系列文件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6-2020)”,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改革试点的唯一公办本科学院,享有改革试点诸多优先权,这为学校“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推进向应用型转变,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指明了路径。
3.国家、省、州发展蓝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指南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设置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导一批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和民族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就业为导向,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发展旅游业,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计划。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战略、《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国家宏观重大决策与行动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四川省、凉山州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施“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发展,确立旅游业为凉山第一位产业,发展阳光生态旅游业和阳光康养产业,建立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康养胜地,做大做强“大凉山”旅游;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凉山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光伏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体验经济等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实施“五个一批”“一村一幼” 等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使学校明确了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方向,为学校进一步厘清办学定位,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创造了条件。
4.整体转型发展试点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国家导向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全国26个省市启动改革试点,15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制定了转型方案。转型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各地区各级政府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改革试点学校,已经凝聚了人心,达成了共识,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应用型大学专业建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双师双能型”教师、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等8大核心内涵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和规划,为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基础。
1.外部挑战
⑴竞争的压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成为时代新要求。1210余所本科高校呈现分类发展趋势,层级差异明显,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670余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生存和发展不断探索应用型办学之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追求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在抢占社会资源、争夺生源、扩大知名度、提升社会美誉度等方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⑵区位劣势及发展环境的压力:西昌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凉山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思想观念、教育水平等不利因素影响,贫困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资源富集,但产业结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工业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困难,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投入不足。现实的状况非常不利于学校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融入所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困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难以形成,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不易。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稳定的社会责任。艰难的现实条件与重大的社会责任加大了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难度,学校发展面临区位劣势及发展环境的压力。
⑶社会评价的压力: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要向社会公开,越来越多地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评估,这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学校在完成教育部合格评估以后,还将接受5年一轮的审核式评估,同时也面临各种专业评估和其它的第三方评估。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认真对待评估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以评促建,将评估的压力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通过评估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2.内部挑战
⑴观念转变的压力:“十二五”期间,学校顶层设计已经明确了应用型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转型发展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条主线,已经制定了一些具体举措。但转型是否顺利,各项举措能否真正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能否落到实处,离不开全校教职工观念的转变。一些管理干部、教师、职工还没有深入学习领会学校应用型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传统习惯的思维、观念和作法没有根本转变,转型发展的各项要求没有落实在实际的职能服务和教育教学活动中,顶层转型的外在要求没有充分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⑵管理机制与制度改革的压力: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完善有效的制度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保障。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和制度需要改革、调整和完善,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制度亟待建立。针对学科学术人才选拔、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内部综合考评等多项管理机制与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教职工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学校开展大量工作化解矛盾,达成共识,获得全体教职工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持。
⑶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压力:突出学科和专业的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的显著特征。学校学科门类涉及农、工、理、管、教等八大门类,专业多达62个,具有学科门类广、专业数量多的特点。但多数学科研究领域的合理体系尚未建立、学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研究不够深入、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引领地方技术创新的水平不高;部分专业分布的学科归属不合理,专业建设应用性不突出,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还未建立,引领地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能力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必然使学校面临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压力,以及解决因专业布局调整所引起的干部配备、师生归属、资源配置、经费划拨等系列问题带来的压力。
⑷教师队伍结构改善的压力: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等是保证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由于区位劣势、环境条件等因素导致学校引进高水平及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困难,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现有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生师比较高,不能完全满足办学规模的需要;专业发展不平衡使现有教师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现象同时存在,一些新兴学科专业和具有生产一线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紧缺,现行人事政策制度制约着技术人才的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教师队伍中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奇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不能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⑸条件保障的压力:随着学校东校区被征用、南校区基本建设受限、北校区新置换土地尚未最终确定,导致校区功能定位和校区规划建设受到较大影响。教学行政用房减少,与国家标准的差距加大,特别是应用型办学所需要的实验室、实训室等办学条件缺口仍然较大;应用型新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南校区整体规划折旧改造、北校区新增土地规划建设等项目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学校面临办学保障条件的压力较大。
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四川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坚持“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实施“整体转型、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彰显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凉山州“八大战略”,实现四川省“两个跨越”和凉山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改革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全面转变。
破解“发展瓶颈”——坚持问题导向,解难题、破瓶颈,重点解决好师资数量、质量、结构、教学行政用房等制约学校发展问题,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形成按规章做事、按制度管人、按流程操作的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内部治理能力。
实施“行动计划”——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围绕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基本建设、文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依法治校等实施各项“建设计划”“建设工程”,确保“十三五”各项任务的实现。
实施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通过“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到2020年,应用型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实施全面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目标为: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为改革发展奠定坚强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教育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时效性,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共识、汇聚改革发展动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机制,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向应用型转变——通过3-5年的努力,探索出西部民族偏远地区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性的转型发展成果。学校应用型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应用特色更加鲜明,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围绕学校应用型办学全面转型且具备各自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按照“一个定位、两个改变、三个减少、四个增加”的思路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保障机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建成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启发式、开放式、探讨式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职业行为特征为导向,积极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虚拟式教学方法改革,以能力提升为主线,着力改革评价考核方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4.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支撑地方产业(行业)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依托国家、省、州“十三五”发展蓝图,整合资源,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建成一批特色专业,力争实现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点的突破,逐步形成服务地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满足学校发展的三支队伍——一是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稳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行业专才。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奖惩机制,改革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完善外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制度,建成思想政治可靠、数量达标、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能满足应用型办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二是建设一支较为稳定的科研专职队伍,按学科适度引进和培养有较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三是建设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规范管理,推动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按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生师250∶1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队伍。
6.开展应用研究,推动成果转化——针对攀西生态优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突出攀西特色农业应用研究,形成攀西特色资源和民族文化科研优势;尤其要围绕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国家战略,建设马铃薯主食化高水平科研团队并取得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拓展校企、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成果转化工程”,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7.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启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转型发展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终形成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产教融合、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8.加紧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整体规划南、北校区布局,加快北校区新区建设和南校区危房改造工程、教学行政用房,全面达到国家标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优化教学设备论证、采购和管理程序,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能力建设,建成新一代智慧校园;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整合优化馆藏资源,建立服务教学科研的现代文献信息中心;推进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成长计划,实现办学经费的逐年增长。
9.坚持依法治校,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依法治校全面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师生权益得到依法保障,形成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新局面。
10. 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提升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水平,实现团结和谐、绿色节约、健康平安、智慧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目标。
11.积极投入精准扶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实现学校对口帮扶点精准脱贫,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凉山扶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表3-1 “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指标) | 2015年 | 2020年 | 备 注 |
发展规模 | 折合在校生人数(人) | 17,840 | 19,000 | |
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人) | 16,858 | 17,760 | |
教职工总数(人) | 927 | 1143 | |
学科专业建设 | 学科门类(个) | 9 | 9 | |
专业(个) | 62 | 76 | |
专业硕士学位点(个) | 0 | 1-2 | |
优势学科及研究领域(个) | 1 | 5 | |
特色学科及研究领域(个) | 1 | 5 |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 | 6 | 6 | 国家级1项,省级5项 |
教学质量工程 |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 | 6 | 11 | 新增省级5项 |
精品在线开发课程(门) | 3 | 13 | 新增省级10门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个) | 3 | 7 | 新增国家级1个,省级3个 |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个) | 4 | 11 | 新增国家级2个,省级5个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 253 | 738 | 新增国家级100,省级385项 |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奖(人次数) | 320 | 500 | 新增国家级100,省级400人次 |
队伍建设 | 高层次人才(人) | 16 | 23 | |
专任教师(人) | 710 | 939 | |
双师双能型教师(人) | 235 | 563 | |
外聘教师(人) | 177 | 235 |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年度科研总经费(万元) | 300 | 6,000 | 5年累计数 |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 0 | 2 |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个) | 9 | 12 |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 | 3 | 6 | |
省部级科技奖励(项) | 2 | 5 | |
省部级哲社成果奖(项) | 2 | 10 | |
教学成果获奖数(个) | 36 | 44 | 新增国家级1项,省级7项 |
科技成果转化(项) | 11 | 150 | 5年累计数 |
对外合作 | 在校留学生数(人) | 16 | 40 | |
师资国际化培训(人) | | 155 | 5年累计数 |
国际合作学校 | 3 | 5 | |
经费保障 | 资产总额(万元) | 100,469 | 150,000 | |
年收入(万元) | 30,596 | 40,000 | 5年累计186,300万元 |
年支出(万元) | 30,596 | 40,000 | 5年累计186,300万元 |
生均收入(万元/生) | 1.8149 | 2.2522 | |
生均支出(万元/生) | 1.8149 | 2.2522 | |
建设类支出(万元) | 7,786 | 48,700 | |
在职人员经费支出(万元) | 10,871 | 75,000 | |
教学科研条件保障 |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万元) | 22,302 | 33,342 | |
馆藏图书(万册) | 207.8 | 222.8 | |
电子图书总量(TB) | 5.37 | 10 | |
校园有线网覆盖率 | 85% | 100% | |
教学科研区无线网覆盖率 | 30% | 100% | |
主干带宽 | 1Gbps | 10Gbps | |
互联网接入带宽 | 2.7Gbps | 6.0Gbps | |
网络存储空间 | <400TB | ≥1300TB | |
基本建设 | 基建总面积(平方米) | | 150,000 | 5年新建(含续建、环境整治、公共绿化) |
基建总投资(万元) | | 39,480 | 5年累计投资 |
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 | 206,660 | 264,660 | 生均15.4平米 |
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 | 117,264 | 140,264 | 生均8.1平米 |
四、“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与具体指标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积极实施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筹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入开展课堂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育人工作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按不低于师生1:400的比例配备专任教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健康发展。以师德师风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和爱岗敬业精神为抓手,改进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建立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制定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
1.确立转型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转型路径
进一步确立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定位,坚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将转型发展提升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实施“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支持计划”;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学校应用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为基础,探索以提高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为引领的适合各专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职业能力需求改革教学内容、设置职业课程群、引入现代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注重考查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形成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强区域行业、产业和地方特色调研,密切联系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发挥理事会作用,开展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在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体系;应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等“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师资培养模式和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行业学院”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与产业链的对接。
4.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充分了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方向和需求,更好地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一院四校四所、专家大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实现科技、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和功能上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使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5.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利用学校整体转型的契机,调整学科专业院系布局、探索人才引进新路、形成“双师双能型” 教师培养和考核机制、转变职称晋升导向、引导应用技术研究、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建立综合考评机制、完成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迈进。
1.优化办学层次结构,科学调控办学规模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本科办学规模、适度减少专科招生计划,支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试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人数,稳定成人教育规模。到2020年,折合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900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7860人,办学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结构配置更加合理。
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发展目标。一是借助“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教育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扩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增加本科招生计划;二是加强与凉山州教育局的合作,加强和扩大凉山贫困地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三是争取建立“四川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扩大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校规模;四是完善招生工作管理机制,加大招生工作奖励力度,做好招生宣传,确保报到率在95%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表4-1 “十三五”办学规模
2.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结“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各专业在“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根据专业特点,探索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实“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2020年,使已纳入国家、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教师”计划的7个专业基本建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校级“卓越人才”培育计划,适时申报国家和省级“卓越人才”项目,力争新增5个国家或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征
按照“一个定位,两个改变,三个减少,四个增加”的顶层设计和“试点——推行”的步骤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定位”即明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两个改变”即改变课程按学科体系设置为按职业岗位需求设置,改变“教室、教材、教师”三中心教学模式;“三个减少”即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四个增加”即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增加协同育人教学学时,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到2020年,各专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增设由专业教授或业界成功人士讲授的专业导论课;建立“课程群”,推进“模块化”教学;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外实践教学及由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教学占实践学分比例不得低于1/3;课堂理论学时减少10%-20%,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演示性、印证式实验学时减少30%-50%;各专业每学期至少定期开展1项学生全员参与的专业或职业技能训练比赛,积极申报“四川省大学生竞赛项目”,支持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级各项专业技能大赛,“十三五”期间,组织1000人次以上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到达500人次以上,其中新增国家级奖项100人次,省级奖项400人次;实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工程,实践中完成的论文(设计)达到90%以上,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原则上不超过5名学生,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力争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
表4-2 2016-2020年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竞赛任务
表4-3 2016-2020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
4.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五个转变”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等教学改革,推动实现教学方法的“五个转变”:即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由知识输入为导向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以能力本位转变;实现以理论知识为重向以实践为重转变;实现死板固定的教学方法向组合搭配的教学方法转变。各专业根据课程特点,选择5-10门试点课程,试点课程利用15%-25%左右的学时开展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案例式、项目化、基于问题学习(PBL)、做中学(CDIO)、团队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选择5个专业5门课程试点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的开发与应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群”、“模块化”等课程项目,选择1-3个专业教学班,试点推进小班化教学。试点项目作为学校转型发展教改项目,纳入学校质量工程,进行重点资助,严格考核和督导,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5.改革评价考核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应试教育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探索非标准化答案考试,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在拓展教育模块的任选课中选择5-10%的课程,各专业选择5-10门的专业课程,试点实施“N+1”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完善试题库建设,按教考分离启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统一考试。
6.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应用型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
落实“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四川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编制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实验教学平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实现集中建设,共同使用,统一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围绕专业群布局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试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到2020年,新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使学校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8个,力争建成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新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覆盖每个一级学科。新建校级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5个。“十三五”期间,联合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力争新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使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达到8个。新建4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级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表4-4 2016-2020年国家、省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任务
7.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密切联系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在农学、工学、管理学、师范等多个学科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立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体系。“十三五”期间,各二级学院签订校企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100%,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1-3个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学期制”,各二级学院集中组织安排实习学生比重达到40%以上,实行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 学期制度。探索“行业学院”教学模式,推广“大北农班”、“通威班”等行业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8.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进一步实施“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四维一线”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完善应用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信息分析报告制度,发挥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试卷及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与整改,强化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制度,建立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
1.启动“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计划”和“申硕工程”
依托国家、省、州“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四川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按学科类别完成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形成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资源聚合。重点支持马铃薯主粮化、攀西特色作物栽培、特色动物养殖、环境工程、民族理论与政策、彝族语言与文化、民族区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等研究,并形成优势特色;实施“申硕工程”,力争在农业推广等相关领域获得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到2020年建成5个校级重点优势学科及研究领域,5个特色学科及研究领域,力争1-3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其中1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入省内一流学科行业。
2.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建立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集群
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做优做强特色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开展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发展和扶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土木类、植物生产类、水利类、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类、机械电子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学前教育等专业,建成一批省内特色专业;加大药学专业建设力度,创造条件开展彝医、彝药研究,启动医学专业建设工作,解决凉山州长期以来的缺医少药现状,更好地服务地方医药事业发展,到2020年,立项建设5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形成较全面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集群。
3.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以就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对新设置专业坚持增量优化,对现有专业坚持存量调整,对就业率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多年停招,被上级主管部门预警的红牌专业建立暂停招生或退出机制,“十三五”期间,每年新申报2—3个本科专业,每年实际招生专业控制在专业总数的90%以内,到2020年,本科专业数不超过76个,招生专业控制在70个以内,同时压缩减少专科专业。
表4-5 新专业申报任务指标
1.稳步扩大规模,进一步优化结构
在坚持条件和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千方百计破解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瓶颈。一是积极引进与学校学科专业及科学研究发展相适应的高职称、高学历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二是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奖惩机制,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改革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三是加大外聘教师的工作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外聘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外聘教师在缓解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和实践应用优势方面的作用;四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学生管理队伍结构;五是进一步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到2020年,教师总量达到1057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939人,外聘教师达到235人,达到生师比18:1的目标。
表4-6 2016-2020年教师规模指标
表4-7 2016-2020年专任教师学科结构指标
表4-8 2016-2020年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指标
表4-9 2016-2020年外聘教师学科结构指标
2.实施“四大计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计划”,改革学术队伍建设制度,加大对省级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或外聘高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学术队伍结构,建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在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形成国内有影响、省内一流的学科领军人才队伍。
实施“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学术交流、培训进修、国际交流、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方式,促进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新进教师导师制等帮助新进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发展。
实施“实践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实践应用、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等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发展的“双师双能”型及实验、实训教师队伍。
到2020年,高层次人才队伍达到2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到达56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0%以上,并按照专职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0.9:1和0.5:1的目标建设理工科和文科实验教师队伍。
表4-10 2016-2020年高层次人才建设指标
1.实施“科研振兴计划”,大幅提高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水平
实施“科研振兴计划”,提高对科研工作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科队伍及科研梯队建设,优化学术带头人选拔制度,加大科研投入,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奖惩激励机制。到2020年,我校争取各类项目总经费6000万元;建成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目前有9个),6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有3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通过省教育厅及省社科联组织的评估;获5项省部级科技奖、30项厅州级科技奖,10项省部级哲社成果奖、150项厅州级哲社成果奖;发表160篇SCI、EI、SSCI、CSSCI学术论文;出版120部专著;获150项授权专利,科技成果转化150项,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表4-11 2016-2020年科研任务指标
2.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应用研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四川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与攀西地区各级政府及州内外企业的合作,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产学研联盟,建设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形式,积极探索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针对攀西生态优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突出攀西特色农业应用研究。依托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实施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努力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将围绕马铃薯主食化国家战略、攀西特色农业、民族文化等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力争有1个项目进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或“培育基地”进行建设。到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到150项。
1.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完善《西昌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形成统筹协调的管理局面;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落到实处。到“十三五”末,完成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新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的整合;进一步完善《西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免费向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形成积极申报并开展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改革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的良好风气。
2.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
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借助“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训练。“十三五”期间,建成校级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1个,并积极争取建成省级创业实验室或者训练中心;建设省级本科实验实践教学项目5个;将“西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到2020年,力争建成“创新创业科技园+实验室(实训室、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集群,各二级学院学生参与两类项目的覆盖面达到25%,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达到200项/年,力争省级项目立项达到60-80项/年,国家级项目立项达到20项/年,5年新增国家级项目100项,省级项目385项。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研究”100项/年,五年累计达500项。组织实施“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路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计划120项/年,五年累计达600项。构建以创业训练为基础,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业社团为平台,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创业实践活动为舞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模式。
表4-12 2016-2020年创新创业任务指标
3.科学利用就业市场资源,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院两级“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科学利用就业市场资源,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保持基层就业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行业、地区得到拓展,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进一步提高。
表4-13 2016-2020年毕业生就业任务指标
1.实施“校园基建促进工程”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功能完善、注重环境、满足需要、持续发展”的原则,依规编制基建项目进程计划,及时开工建设。“十三五”期间,积极申报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科学编制建设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基建总投资39,480万元(其中新建房屋26,550万元,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维修改造12,930万元),建设面积15万平米(其中新建房屋12万平米,环境整治3万平米),完成北校区实训楼、教学楼、体育场馆、学生公寓修建和南校区棚户区改造,配套完善水、电、气、网络、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
表4-14 2016-2020年基建任务指标
注:建设面积中含续建、环境整治、公共绿化面积。
2. 加大实践教学平台设备建设
以保障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心,加大实践教学平台设备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完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设任务13000万元,处置报废设备资产1960万元,到2020年末,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3342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7548元。
表4-15 2016-2020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任务指标
3.实施“智慧校园工程”
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共投入经费8800万元,到2020年末,实现全校范围内基础硬件资源的虚拟整合和动态调配,有线、无线全区域覆盖,建立“集约、开放、便捷”的业务支撑平台体系和完善的业务应用平台体系,实现学校全方位的智能管理,建成新一代绿色、平安、健康的智慧校园。
表4-16 2016-2020年信息化建设投资任务指标
表4-17 2016-2020年信息化建设量化指标
4.建设现代文献信息中心
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三五”图书建设以文献信息资源为重点,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经费结构比例力争达到2:1。投入资金2350万元用于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使文献总藏量达到222.8万册,生均130.09册,电子图书总量达10TB,数据库总量达30个左右。到2020年,争取实现比较全面的学科覆盖。开展网上虚拟资源建设,力争实现攀西农业特色资源库及彝文特色资源库的文献信息数字化。
表4-18 2016-2020年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任务指标
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与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吸收办学模式、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推动观念更新、理念创新和课程改革。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动教师国际交流与培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增强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的吸引力,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积极参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组织活动,探索总结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经验。到2020年,国际合作学校增加到5所,国际合作项目到达8项,引进外籍教师3人,国际化培训教师150人,来校留学生达40人。
表4-19 2016-2020年对外合作与交流任务指标
传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定位、学科建设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四大“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计划”,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到2020年,形成追求科学真理、崇尚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团结和谐、注重实践应用、彰显文明节约、融入学科传统、饱含人文底蕴、绿色理念突出、审美价值较高、育人功能明显的校园文化。
1.实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团结和谐校园
强化学校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引导教职工价值追求,进一步凝练符合学校发展、具有时代内涵、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文化系统,使“团结和谐、改革进取、忧患发展”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实施大学精神凝炼工程,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与调研,凝炼校风、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精神内涵,进一步彰显学校主色调和办学定位总基调。实施大学精神弘扬工程,通过理论学习、专题报告、校史教育、校友会建设、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校园文化等活动使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成为西昌学院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精神支柱。
2.实施“校园形象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文化品牌校园
完善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二级学院品牌形象,形成独具个性魅力的视听形象,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2016年,实施并完成“校园标识系统优化工程”,以校名、校徽、校训等为基础优化学校视觉形象,规范学校各类旗帜、牌匾、门牌、宣传橱窗、楼层牌、道路指示牌等形象标识;全面清理校园道路、楼宇、广场、景观的名称。实施“校园标识系统应用推广工程”,2016年,完成制作安装具有学校形象品牌的门牌、楼层牌、道路指示牌、新增宣传橱窗以及办公用品等;通过宣传媒介向社会推介学院形象品牌,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校内外各种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品牌。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文化历史建设工程”,进一步打造农耕文化和彝族非遗文化,建设农具博物馆,完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新建档案馆,改造校史馆,打造图书馆学习环境。实施“二级学院形象品牌建设工程”,以二级学院学科专业为基础,提炼二级学院文化精神和形象品牌;以二级学院教学、办公场所为阵地,打造展示二级学院学科专业文化氛围和形象品牌。到2020年,完成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形象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形象品牌的影响力。
3.实施“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文明校园
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以师生行为操守为重点的校园行为文化系统。建立健全学校党政管理人员行为规范,严格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加强执行力管理。完善师德规范,严格考核评价。实施“学生行为素质养成工程”,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设文明校园。
4.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促进计划”,建设绿色美丽校园
突出育人氛围和学校特色,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形成形象鲜明、造型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校园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和物化标识,建成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美丽校园。“十三五”期间,实施“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和“文化景观设施建设”两大工程。2016年完成南北校区校园建设整体规划,适时做好北校区新置换土地规划。北校区按照“教学科研为主体、农工管艺体等学科专业为特色、凸显本科办学主阵地”的原则规划建设。南校区按照“景区一体、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师范和学术交流功能突出”的原则规划建设;改造校园自然景观,继续建设园林式校园,赋予园林树木、景观设施更多文化内涵。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按照融汇人文精神、体现办学理念、彰显校园文化的要求规划和建设人文景观,使校园的水、园、林、路、楼、景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与人文底蕴的和谐统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在南北校区分别新建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事务中心,在教职工集中住宅区建立教职工活动服务中心。
建立“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精准扶贫办公室,统一协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加大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合作,通过政策研究、规划编制、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旅游扶贫促进中心、教育培训、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服务方式支持四川省、凉山州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和“一村一幼”等建设。以“一个目标、两条路径、三个一项目、四项建设”为抓手,实现学校对口帮扶点精准脱贫。“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继续选调干部专家挂职、蹲点扶贫,选派师生参加“一村一幼”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支教帮扶活动;开展幼师培训、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基层管理干部等培训工作,完成6000人次培训任务;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项,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赢凉山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
五、“十三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深入贯彻“从严治党”要求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力度,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和五项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头脑,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充分体现党委集体领导。落实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强化责任追究,建立约谈机制,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督,建立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机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二级学院分党委。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施“领导班子能力提升计划”, 建立干部人才储备库,试点干部结构化模型改革,着力培养干部做好学科规划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和维稳工作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加大选拔70后、80后干部力度,着重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培养一批年轻化、高学历、具有多岗经历的专职干部。
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四川省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行动计划(2015-2020年)》,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立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工作的决策程序,加强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完善重大政策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渠道;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十三五”期间,重点完成5项工作。
1.强化学校章程管理
广泛宣传学校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根据章程做好校内规章制度的废、改、立,校内规章制度与章程不一致或抵触的,依据章程予以修改或废止;建立健全校内章程执行监督机制,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依章办事、按章追责,实现依法依章管理。
2.建立理事会制度
2016年,根据学校章程建立学校事理会,制定符合《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的学校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职能,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密切联系社会、扩大决策民主、争取社会支持、完善监督制度的作用,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
3.推进各项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成“废改立”工作, 2016-2019年,废止8项、修订22项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新建119项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坚持奖勤罚懒原则,充实考核内容,注重工作实绩与贡献,建立更为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切实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学校内部年度综合考评制度,研究考核内容,确立考核指标,建立考评体系和考评保障机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4.组建法律顾问团
2016年,建立以学校法治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校内专家和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围绕依法治教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健全法律顾问团制度化、常态化参与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机制;实现法律顾问工作由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性工作向提供教育决策论证、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校内规章制度制定、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办学行为等各项工作延伸,使法律顾问团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
5.创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16-2017年,开展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使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师生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1.突出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深入持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师德建设各项要求,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和师德教育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为目标,大力营造“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以思想与行动、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以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的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加大师德师风的考核力度,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2.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地位。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力度,用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发展的观点谋划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工作环境,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面推行教师聘用(任)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和先进事迹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了解、参与学校办学治校的各项工作,关心教师日常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及时疏导各种矛盾,化解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主人翁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加快基建项目进程,保证教学行政用房需要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功能完善、注重环境、满足需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科群集聚原则调整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布局,以建设绿色、园林大学为校园建设理念和指导思想,启动并完成南北校区和置换土地的整体规划,做好地质减灾防灾、建筑、道路、场地、景观、绿化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规划。根据需求和资金筹措情况,合理安排“十三五”基建计划,依规编制基建项目进程计划,加快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等项目的建设,按照合规、安全、优质、环保、节能和协调原则建设、美化校园。
2.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提高设备建设的科学性和利用率
以保障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心,完善管理制度,扩大管理职能,合理降低管理重心,强化监督指导;建立资产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科学规范论证、储备、实施设备建设项目;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评价资源配置与使用效果,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完善国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实行“资产管理决策机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四级管理模式,发挥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在仪器设备购置、使用、登记、报废等资产管理环节中的作用,构建管理权责明晰、制度健全、流程优化、手段先进、绩效明显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廉洁自律、综合素质过硬的学习型团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新一代智慧校园
按照“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层平台、一个标准”的思路探索多元化的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模式,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和研究,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架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信息化基础应用的公共支撑能力和教学科研服务能力。着力推进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等集成综合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数据标准建设,实现全校数据整合共享。加强电子校务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与完善办公自动化、教学、科研、人力资源、财务、学校资产、学生管理、档案管理等业务系统。建立校园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丰富数字资源和虚拟交流园地,加快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建设、培训工作,促进校园生活数字化。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以信息化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规范信息化建设与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保障制度,实现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费的集中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信息化运维、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4.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打造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
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完善特色资源建设,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建立与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整体资源建设整合、评价、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加强图书馆网络自动化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培训、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做强特色资源库,提高各类文献资源利用率。加强图书馆系统化建设,实现北、南校区两个主图书馆在资源、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加强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服务理念,保证资源建设、服务、队伍、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图书馆藏、借、阅、咨、检综合服务水平。
5.深化后勤改革,优化后勤管理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大幅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深化后勤改革,优化后勤管理,打造后勤标准体系,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创新物业管理新模式,规范学校公共物业管理。规范校内市场,严格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改革学生食堂管理模式,改善就餐条件,加强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完善学生营养膳食平台。改善校医院基本条件,更新添置医疗检查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完善学校房产管理制度,清理房屋使用情况。积极稳妥推进车辆服务改革,继续做好水电维修改造、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为师生提供卫生、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满意的服务。
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积极争取省州两级财政投入和中央支持地方发展专项投入力度,争取相关专项经费投入,拓展横向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资等筹资渠道,“十三五”实现收入总额186,300万元,到2020年实现年收入总额40,000万元以上。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额预算管理体制。按照《预算法》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优化财力资源配置,增强预算的刚性原则和执行预算的约束力。推进全额预算管理,不断完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执行分析通报制度,科学理财,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强化各级经济责任人经济责任意识,根据学校管理层次和“责、权、利”相统一及“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财务审批权限,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管理严格”。
完善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和规范学校产业管理工作,维护和提升学校股权权益,促进学校经营性资产收益实现合理增长。
统筹兼顾,开源节流,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重点保障人员经费,努力实现教职工薪酬待遇稳步增长;落实教职工住房产权办证工作,加快校内教师周转房建设;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继续推进健康工程和温暖工程;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解决在事业发展和生活中的困难;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综合优势,及时回应并推动解决师生员工关切的问题;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关心生活待遇,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发挥离退休职工的积极作用;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和职工住宅区管理,完善物业管理,创建安全、和谐、健康、舒适居住小区。
六、“十三五”规划的落实与推进
全校教职工应高度重视规划在学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中的纲领性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指导检查,保障规划的有效推进。各单位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传达,通过会议、座谈、交流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组织学习、讨论,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的新闻宣传力度,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规划精神,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成为全校教职工凝聚力量、统一思想、不懈奋斗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学校校长是学校规划的总负责人,职能部门是学校规划的实施主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是相关专项规划的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是本单位规划负责人。学校在编制“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编制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图书建设、经费保障、校园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项实施规划,用于指导、推进学校事业规划科学发展。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落实学校总体规划、编制修改专项规划。各二级学院要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纲领,以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研究规划等为依据,编制二级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立本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及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预算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督导工作要加强与学校规划的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完整的规划推进体系,确保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建立规划落实推进责任制,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和学校签订《学校“十三五”规划任务书》,二级学院要和职能部门签订《专项规划任务书》,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务求取得实效。
建立规划落实推进的督查、考核和约束机制,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对学校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落实推进实施监督检查,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对二级学院规划落实推进的监督检查工作。发挥教学科研督导和管理督导的作用,将规划落实推进纳入工作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多阶段督促检查。建立以年度考核为重点的考核制度,以目标任务、实施过程、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把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各单位及主要领导的年度考评和绩效考核,建立规划推进的约束机制。
按照“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原则,监督和调整规划的执行。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评估领导工作;发展规划处按期初(2016年)、期中(2018年)和期末(2020年)三阶段组织有关部门、相关专家对规划执行情况做出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处开展分析,向学校提出对策、建议。学校党委常委会根据专项评估报告和建议,督促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改进工作,并就涉及学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改革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学校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依实际情况适时对学校发展规划做出适度调整,推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
全校教职工应高度重视规划在学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中的纲领性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指导检查,保障规划的有效推进。各单位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传达,通过会议、座谈、交流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组织学习、讨论,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和规划的新闻宣传力度,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规划精神,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成为全校教职工凝聚力量、统一思想、不懈奋斗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学校校长是学校规划的总负责人,职能部门是学校规划的实施主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是相关专项规划的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是本单位规划负责人。学校在编制“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编制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图书建设、经费保障、校园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项实施规划,用于指导、推进学校事业规划科学发展。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落实学校总体规划、编制修改专项规划。各二级学院要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纲领,以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研究规划等为依据,编制二级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立本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及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预算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督导工作要加强与学校规划的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完整的规划推进体系,确保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建立规划落实推进责任制,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和学校签订《学校“十三五”规划任务书》,二级学院要和职能部门签订《专项规划任务书》,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务求取得实效。
建立规划落实推进的督查、考核和约束机制,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对学校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落实推进实施监督检查,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对二级学院规划落实推进的监督检查工作。发挥教学科研督导和管理督导的作用,将规划落实推进纳入工作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多阶段督促检查。建立以年度考核为重点的考核制度,以目标任务、实施过程、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把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各单位及主要领导的年度考评和绩效考核,建立规划推进的约束机制。
按照“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原则,监督和调整规划的执行。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评估领导工作;发展规划处按期初(2016年)、期中(2018年)和期末(2020年)三阶段组织有关部门、相关专家对规划执行情况做出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处开展分析,向学校提出对策、建议。学校党委常委会根据专项评估报告和建议,督促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改进工作,并就涉及学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改革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学校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依实际情况适时对学校发展规划做出适度调整,推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