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场上出现部分非法组织或个人以“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债务优化”等名义,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材料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处理金融纠纷,实则从事非法套利、骗取资金、窃取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活动。在此,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此类“黑灰产”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一、警惕“代理维权黑灰产”常见手段
1.虚假承诺诱导
以“全额退息”“免息分期”“消除逾期记录”等话术吸引消费者,声称可通过“特殊渠道”解决问题,实际通过伪造病历、贫困证明等材料骗取金融机构减免费用,或恶意投诉施压金融机构。
2.骗取高额费用
要求消费者预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或诱导签订“风险代理”协议,按维权金额比例抽成,但实际不履行承诺甚至卷款失联。
3.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以“材料审核”为名索要身份证、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导致信息泄露、账户盗用甚至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
4.教唆恶意逃废债
怂恿消费者停止正常还款、伪造困难证明,或通过反复投诉干扰金融机构正常运营,最终导致消费者征信受损、被列入失信名单。
二、风险提示与防范建议
1.选择正规维权渠道
如遇金融纠纷,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金融监管部门或司法途径解决,勿轻信第三方代理。
2.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切勿向不明身份人员透露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谨慎授权他人操作手机银行或代为签署文件,定期修改账户密码。
3.警惕“零风险”宣传陷阱
任何声称“100%成功”“内部关系操作”的承诺均涉嫌欺诈,合法维权不依赖付费代理,金融机构亦不会以私人渠道处理投诉。
4.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如发现自身信息被冒用或遭遇诈骗,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