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院系新闻

我院教师参加吉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学术研讨会暨 西昌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作者:文化传媒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学术研讨会暨西昌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邛海宾馆和西昌学院邛海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西昌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协办,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1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期刊杂志的12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以“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暨西昌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为主题,围绕“吉狄马加诗歌文化基因的文化转化机制研究”“吉狄马加诗歌的文化翻译与诗学传播研究”“吉狄马加诗歌的生态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关联机制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究”四大论题进行研讨。

  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张富翠、李秀卿先后在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及主持分会场报告会,副教授杨朝晖、朱秀英,讲师周虹、刘亚平等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富翠教授在《从彝族文化符号到全球文学语境:吉狄马加诗歌的跨文化叙事与身份重构》中以符号学、文化人类学与比较诗学为方法论框架,揭示了诗人三重维度的诗学实践。认为吉狄马加通过建立文化符号的“可转换语法”,以及多语种文本的“旅行性”传播,不仅重塑了少数民族文学的话语形态,更在技术殖民主义语境下为文明互鉴提供了诗学解决方案。其创作实践标志着非西方文化主体从“被表述”到“自我言说”的范式转型,为21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兼具文化根性与开放品格的实践样本。

  

  
  李秀卿教授的《跨文明对话:何以可能》则以吉狄马加为个案,考察其从彝族诗人到中国诗人再道世界诗人的跃升过程,认为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是吉狄马加开展跨文明对话的根底,而其具有的全球视野和天下胸怀则是他走向国际的必然结果,中国学者和西方开展平等对话,首先要坚守民族文化身份,并培养全球视野和天下胸怀。
  
  
  
  
  杨朝晖、朱秀英、周虹、刘亚平在分组研讨会上发言。
  杨朝晖的《吉狄马加诗歌中的生态美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民族叙事到全球视野的诗学构建》聚焦于吉狄马加诗学体系的三重转换机制:在文化维度,彝族传统生态智慧如何通过“文化拓扑学”实现现代转化,形成具有普遍阐释效力的诗学话语;在形式维度,“地质抒情体”与“物种独白体”等新型诗体如何重构生态书写的语法规则;在价值维度,地方性共同体经验如何升华为全球生态伦理。吉狄马加的诗歌实践证明:文学不仅是现实的镜像,更应称为未来的蓝图;民族传统非但不是全球化的障碍,反而可能孕育破解现代性困境的文化基因。
  朱秀英的《吉狄马加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聚焦吉狄马加诗歌中的大量意象,比如:山、火、酒、耳环、口弦、鹰、锅庄、披毡等,认为其构成了吉狄马加的诗歌中丰富有特色的意境,投射了彝人生活、风俗、信仰以及彝人的情感世界。
  周虹在《吉狄马加诗歌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中以吉狄马加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为范本,通过整合跨文化传播学、接受美学与比较文学理论,揭示民族文学国家化的新型范式。通过系统考察其诗歌创作、传播机制与接受效应,发现民族文学的世界性转化并非简单的文化输出,而是认知范式的创造性重构。这种重构过程打破“传统-现代”、“本土-全球”的二元对立,在文化间性的动态场域中开辟出新的意义生长空间。
  刘亚平在《论吉狄马加诗歌中的宗教书写》指出吉狄马加的诗歌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其宗教书写的视角带有双重性:既是对母族文化的寻根与依恋,又是具有人类意识的世界诗人对普世价值的追寻。诗歌中宗教元素丰富,从宗教人物意象、仪式场景、信仰象征物到宗教理念与哲思,进行了多维度书写。宗教书写赋予了诗歌创作独特的主题视角与思想深度;采取神性视角,将自然物像神格化,现实与超现实交织,呈现出庄严、神秘、奇幻的诗歌风格。其宗教书写是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传统宗教内涵的诗学重构,并且融入了对本民族及人类现实命运的强烈关注,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据悉,这是我院第一次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有如此多的教师发表主旨报告和分组会场发言,在我院历史上还是首次,展示了我院近几年学科建设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质的跃升,表明我院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文  杨朝晖
  图  韩京佑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1101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whcm@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