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作者:农业科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以赛育人为生态强省注入青春动能
2025年11月15日,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天府森林四库”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昌学院安宁校区开幕。大赛以“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协作+真实场景命题”模式,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理念,培养生态保护、产业设计、数字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本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大学生“天府森林四库”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西昌学院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协办。初赛阶段共吸引包括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在内的十余所高校115个项目参与,经十月上旬线上遴选,最终68项优秀作品晋级决赛,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企业命题三个组别展开角逐,评审专家团由生态保护、数字技术、产业经济等领域权威学者组成,确保公平公正。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袁颖在欢迎词中指出,大赛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懂生态、会技术、能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协同化”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凉山州“森林四库”建设8个产业发展专项,全力以赴,助力凉山“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目标的实现。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袁颖致欢迎词)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张革成强调,“天府森林四库”建设需要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担当。他表示,大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林业实践结合,探索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路径。希望同学们以科技赋能生态,以创意激活产业,为四川建设生态强省贡献青春力量。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张革成讲话)
开幕式由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严光文主持,专家组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余凌帆现场宣布决赛规则,比赛将通过项目书评审、8分钟路演陈述及2分钟现场答辩综合评分。

(专家组长、四川省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余凌帆宣布决赛规则)

比赛中,各团队通过PPT展示、实物模型等形式,呈现了一批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创新成果。成都师范学院团队项目“椿香四季-让平价香椿四季都能端上我们的餐桌”,开辟错季销售市场,丰富民众饮食选择,为种植户带来新商机与经济效益;西昌学院本地团队依托凉山特色,研发“山羊“林”航——“林+草+畜”林下山羊生态轮牧养殖领航者”,积极探寻并践行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双赢之道。此外,“圆褐固氮菌介导的土壤养分-微生物-代谢物互作提升三月竹笋产量的机制”“三线遗产的荒野重生-川林五处遗址在天府森林四库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林下相“芋” —— 森林四库下的魔芋产业蝶变之路”等项目,展现了大学生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中的跨界思考。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经过一天角逐,大赛圆满落幕。闭幕式上,余凌帆宣布竞赛结果,嘉宾为获奖团队、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椿香四季——让平价香椿四季都能端上我们的餐桌》《圆褐固氮菌介导的土壤养分-微生物-代谢物互作提升三月竹笋产量的机制》《林下相“芋”——森林四库下的魔芋产业蝶变之路》等12个项目荣获一等奖;《“炭”为观止——基于“双碳”理念下的凉山首家绿林炭》《青绿药源·膳养天府——赋能“四库”建设》《生物有机肥通过重塑土壤微生物和代谢物调控梁山慈竹次生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等20个项目获得二等奖;《“菌林合一”——凉山彝区林下珍稀食用菌仿生栽培实践与示范》《竹海林山“农户-公司-社区”协同共建“粮库”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全竹宴发展的视角》《“碳惠万家”:城市森林碳汇智慧核算与社区碳中和激励系统构建——基于“天府森林四库”的碳库赋能钱库创新示范》等36个项目获得三等奖。樊伟、曾睿、叶长青等12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及西昌学院等5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袁颖在闭幕词中寄语师生:“希望同学们将创新热情、协作精神、实践能力融入未来发展,也期待各单位持续关注优秀项目,推动创意从‘赛场’走向‘市场’,为四川林草事业与绿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嘉宾颁发优秀组织奖)

(嘉宾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此次大赛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赛事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衔接。未来,大赛将持续聚焦林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兼具生态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青春动能。

(合影留念)
文|周晓利
图|党委宣传部
一审一校|周晓利
二审二校|胡建平
三审三校|严光文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