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6)(7)(8)(9)(10)(11).png)
7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会议室召开2023年第三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永清主持。 本次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书面学习,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4种必读书目;第二,通读精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4种选读书目;第三,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 第二阶段为会议集中学习,首先,杨永清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养成俭朴之风,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始终保持敬畏感,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3)(4)(5)(6)(7)(8)(9).png)
紧接着,杨永清领学了“浦江经验”,他强调,我们学习领会“浦江经验”,就是要把准脉络思路,深刻理解“浦江经验”精髓要义,结合主题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首站”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从理论化、制度化、法治化等多维度深化发展,让“浦江经验”在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绽放光彩、熠熠生辉。 沈斌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论述、“千万工程”。 宋经同领学了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的相关内容。 随后,杨永清和何佳丽作学习交流发言。杨永清表示,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知行合一,最根本在于提高理论素养,持续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何佳丽表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切实将“两个确立”的高度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杨永清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在深刻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