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作者: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一、基本信息
《区域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一书由国家重点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29-2145-7,作者:宁雷、孟悦、刘曦 著,出版时间:2024年11月,字数:25万字,定价:98元。
二、内容提要
全书聚焦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从经济视角切入,以城镇经济空间结构和城镇发展态势为抓手,以回应地方协调发展诉求、国家发展战略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以“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分析原因—提出策略”为脉络的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思路,构建了基于城镇发展耦合协调性变化率和城镇发展综合水平变化率的城镇收缩类型象限图判读法,并对城镇经济要素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有益探索。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规划理论支撑和策略参考,为同类地区城镇群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三、作者简介
宁雷,男,四川南充人,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多项,在干旱区地理、兰州交通大学学报、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孟悦,女,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等相关研究。主持主研10项省、州级课题,出版8部教材和专著,发表35篇论文,参与凉山州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曾获四川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凉山州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
刘曦,女,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教学与设计实践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村镇规划、乡土文化保护等。
四、全书目录
五、全书内容
本书以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群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序列、空间秩序两个维度对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群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接着对区域城镇发展态势的识别、分类进行探讨,以期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群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为导论。作为本书提纲挈领的部分,包括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的说明。其中研究背景从国家、流域、省域、城镇、问题五个层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方面,指出了研究区范围,并从经济产业、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2章为研究准备。为本书后续研究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研究数据与方法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群与城镇群、城市竞争力、产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城镇群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提出本书旨在解决的问题;对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经济地理区位理论分别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3章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首先指出了引力模型、区位商指数两种研究方法,接着从时间序列、空间秩序两个维度对区县、市州两个尺度的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展开分析,具体包括区域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城镇竞争优势结构演变特征、产业集聚结构演变特征三个方面的分析讨论。
第4章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要素重心迁移轨迹研究。首先对空间结构演变专题制作、重心点集演变特征、重心点集方向分布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接着从市州和区县两个尺度分析城镇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水平的重心迁移轨迹特征,从迁移轨迹、迁移速度、迁移方向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5章为城镇经济空间结构效能研究。研究首先对城镇经济空间结构效能的测度思路进行了说明,即基于中心地理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的效能展开探讨,掌握不同经济要素对应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合理性。
第6章为城镇发展态势识别及其分类研究。首先确定了研究指标权重、城镇发展收缩水平识别、耦合协调性测度、城镇收缩类型甄别的具体方法,接着从县域、县城两个视角对黄河流域甘肃段62个县级单元(县、市辖区、县级市)进行城镇收缩状态、类型识别。
第7章为城镇发展的影响因子探测及规律性探讨。首先提出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城镇经济空间要素和城镇发展态势的影响因子进行探测,接着分别构建指标体系,从单因子和主导因子交互两个方面先对城镇经济空间要素的影响因子进行探测、再对城镇发展态势的影响因子进行探测。
第8章为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结合本书前面各章节的研究结论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建设、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城镇竞争优势结构、产业集聚发展结构提出具体的在地性策略。
第9章为结语。根据前8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书的主要结论以及贡献。此外,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进行理论性思考,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附全书部分插图:
图/文: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 宁雷
一审一校:宁雷
二审二校:刘曦
三审三校:汪腾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