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4日 作者:团委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2023年7月11日,西昌学院青马载梦“习同语,筑同音”推普实践团赴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瑞镇郑家湾村开展以“童语诵同音,推普筑未来”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抵达郑家湾村后深入村民家中开展了入户调研,对家中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以访谈的方式间接与村民交流他们对普通话掌握的情况。完成了问卷调查,整理分析后发现,村中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年龄中等偏上及老年人一般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小学,初中,高中各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普通话普及率为70%,可以用普通话和志愿者正常交流,但仍存在发音不准,咬字不清等轻微问题。青壮年男性妇女的普通话普及率为70%,大部分较年轻的村民都知道普通话是什么,也能大致听的懂,但是存在着彝腔严重,咬字不清,发音不准等问题。而老年人普通话普及率为20%,且受教育程度低,普通话存在没说过,不会说听不懂等严重问题。90%以上的村民之间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交流,且村中老年村民占比较高,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或者是在外面上学导致普通话普及率低,难以常态化推行。
实践团还在郑家湾村委会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唱儿歌、学习舞蹈,朗诵诗词。以融洽的相处方式去教授小朋友们普通话,同时为表现突出的小朋友发放礼品,激励所有小朋友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激发小朋友们学习普通话、讲好普通话的积极性。为学前学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五千年华语的传承,泱泱大国,龙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洋溢着华夏文明的灿烂。随着祖国的日益昌盛,做中国人,讲普通话,是每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的神圣宣言,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而旧时代缺少对普通话普及的力度,致使很多中老年人缺少学习普通话的机会,身边的语言环境也造成他们缺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我们深知讲好普通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练习与积累,我们也将持续进行普通话推广的征程,同时希望我们的出现能够帮助这里的人们对普通话有所认识与了解,重视讲普通话,讲文明,树新风。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