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西院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社会实践

西院学子三下乡 | 深入彝区看变化,助力文明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作者:团委     字体: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春助力凉山彝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西昌学院青马·廉韵移风易俗小分队,以“青马工程·燎原行动”为主题,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团队宗旨,以2022年5月1日实施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为主线,倡导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不攀比、不铺张为重点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采取“2+5+1”模式,于2023年7月7日至10日深入大凉山彝族地区,采取“2+5+1”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平台移风易俗宣传,以青春力量助推彝区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让移风易俗工作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燃遍彝乡大地。

  711

  712

  “2”指建立“青马·廉韵”移风易俗宣讲实践团和结对咨询帮扶团;“5”是指五项特色内容即彝汉双语宣传(群众宣传,知识讲座);基层量性与质性调查;重点人物访谈(当地毕摩,家支会长、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等);建立“结对帮扶+”活动(技术帮扶、支教、咨询);特色文化作品打造;“1”指规范性种子发布。

  在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小分队成员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访时走进的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老人的家里进行深入访谈,感悟成长。吉地尔子老人为小分队成员们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到家里的场景,向我们介绍着习近平总书记和他的交流对话,以及总书记对他生活的细心询问,老人讲得很仔细,也很激动,小分队成员们听得很认真,也很感动。

  此外,老人也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当地自2022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实施以来,村委会的党员干部会定期组织村民们在火普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与学习,并通过宣传宣讲、发放宣传单、走访入户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婚丧简办、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营造倡导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的浓厚氛围。

  713

  图为小分队入户走访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老人家里剪影

  714

  青马·廉韵移风易俗小分队分小组在火普村各个角落,井然有序地开展有关《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问卷调查,与当地村民交流与探讨,真实直观地了解火普村村民移风易俗新乡风文明的建设治理情况,了解到乡亲们对生活的规划和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并通过问卷以年龄、性别、工作等分类反映和呈现。

  715

  图为火普村道路灯牌“移风易俗”宣传语

  716

  图为小分队成员与吉地尔子老人爱人暖心交谈

  717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沐恩邸社区入户宣讲

  718

  图为彝区群众完成《凉山州移风易俗条例》实施情况问卷

  719

  图为小分队成员入户寻访时认真笔记

  在昭觉县城北镇沐恩邸社区,实践团成员加洛阿支莫以党的二十大为切入点,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主题,从2022年5月正式实施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展开,以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不攀比、不铺张为重点,结合移风易俗文明倡导宣传视频,向社区居民讲解“什么是移风易俗,为什么要开展移风易俗,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百姓要怎么做”等问题,并现场为沐恩邸社区居民解答了对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倡导社区居民要以实际行动做到节俭,助力沐恩邸社区培育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助推凉山州移风易俗工作加把劲,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720

  721

  图为小分队成员加洛阿支莫在沐恩邸社区宣讲移风易俗政策

  722

  723

  推进移风易俗,是乡风社会治理的强力支撑;移风易俗乡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需求;推进移风易俗治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弘扬新时代新风,是时代要求的一项长期项目工程,我们青年学子更应该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中有理想、敢担当,让青春力量在进一步推进凉山州彝区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万丈光芒!

  724

  725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